很多细节

写日志的又一个好处。

如果不静下心来记录些什么,就会觉得日子一天天过,无非是一日三餐工作带孩子睡觉,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日日重复,味同嚼蜡。

但当开始提笔(或者是面对键盘),就发现自己原来无时无刻都有很多新的想法涌现出来,日日不重复。这些想法填满了一日三餐工作带孩子睡觉之间的时间。如果不记下来,它们就灵光一现然后悄然流走了,不剩下什么,让我误以为重复的日子真的味同嚼蜡。我惊叹于自己原来有这么多想法,还未开口,心里就已经在对整个世界评头论足,那速度快到自己有时都意识不到。而当在深夜面对键盘,我努力去留下那些转瞬即逝的念头,但有些念头,还是没等我来得及敲打键盘,就已经溜走了。有些念头那么模糊,让我感到无力用语言去描述,可能我需要转而用一种诗一样的意向或象征去比划出来,而仍然,它们不等我去搜罗出这样的语句,就溜走了。

酷酷的事

就是突然想学滑板。

也不知道是哪里开始的由头。我开始在YouTube 上看各种滑板的视频。然后看到Tony Hawk,一下被迷住了,把YouTube 上关于他的视频都看了一遍。然后感觉有点沉迷,觉得滑板太帅了吧,好想学会啊。开始想象孩子在公园里骑自行车,我作为一个酷妈妈在后面蹬着滑板跟着他,而不是气喘吁吁一路小跑。

之前在街上看到小青年滑板,觉得那是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但从这个念头升起来之后就再也挥之不去了。开始看各种板的评测。街上再看到有人滑板,就会去注意他滑得是哪种板。这时碰巧在朋友圈发现我的大学好友,一个远在加州酷女孩,也在玩滑板!这真是大大增加了我的积极性。

然后我决定去一个滑板店里试用一下。这是一个让我犹豫了很久的决定。主要是滑板店都太酷了,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滑板店里都是些痞痞的小男孩,穿着花花绿绿的宽大衣服,我在店门口犹豫了半天不太好意思进去。后来鼓足勇气进去了。店员小男孩很忙,在和几个客人讨论一些滑板配件的问题。他示意我在一边等一下。我感觉尴尬极了。在店里踱来踱去,甚至都不敢去碰那些滑板。这么酷的东西现在就在我的眼前,离我这么近,唾手可得。出乎我意料的是店员男孩十分平易近人,也对我非常地鼓励。他甚至让我觉得有点自豪,为了成为一个酷妈妈而学滑板。他说我踏进滑板店本身这件事就非常酷了。

后来我选择买了一块长板。因为我本不打算学任何跳来跳去的特技。我只是想跟着孩子在公园里滑着板兜风。我知道学特技少不了摔跤,但我特别怕自己骨折。我骨折了谁去照顾孩子?第一次上板出去滑,感觉棒极了。觉得自己太酷了,酷毙了。只是之后在视频上看到自己的姿势,觉得特别憨。儿子也很兴奋,踩着自己的小平衡车在我周围绕来绕去。我很愿意让他看到一个乐意积极学习新鲜酷事物的妈妈。

滑起来以后心思就活络了,就想学一点简单的小特技了,然后又想买第二块板了。唉,怎么说呢,有钱真好,想买滑板就买了。接下去我打算在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练习,首先要熟练的学会滑行并随意控制速度和左右,然后想学几个小特技。 保佑我千万别骨折啊。

丰富

最近有小伙伴在朋友圈里感叹,来美国以前自己是多么斗志昂扬踌躇满志,可现在生活安稳下来感觉自己颓废了,安于现状了,不再是热血少年了。

我默默觉得我可太喜欢现状了。我感觉现在过的就是我以前为之奋斗的生活。工作、家庭、爱好,都有了。诚然时时刻刻会有磕碰和抱怨,但我太满足了,甚至有一种对失去这一切的不安感。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平衡,发生任何一点什么都会打破它,让我的生活重新陷入窘迫,比如老公或孩子或父母生了重病,比如我又怀了孕,比如我们要换工作。我知道没有长长久久的事物,总有一天会发生一件事打破这种平衡。现在的日子就是这种人生大事件之间的细水长流岁月静好的时光。我太喜欢了,默默珍惜。

最近不停地读书。豆瓣已读条目在不断增加,非常强烈的满足感。微信上结识了一群喜欢读书的朋友。是非常严肃认真在读书的。各行各业的人,认真的读经典,从但丁、奥古斯丁开始读,还有在自学拉丁文啃拉丁原著的,每天热火朝天交流读后感,给我太多动力了。《斯通纳》《如父如子》《The Glass Castle》《克莱因壶》《人间便利店》《杀死一只知更鸟》《清单人生》《外婆的道歉信》《Born a Crime》,是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喜欢的书。

读书让我感觉不那么容易生气了。让我具有更强大的同理心。世间万物太丰富了,一种情感有千百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事物的理解不是只有好恶或者黑白,同一件事物有太多不同的存在方式了。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太不一样了。在黑和白之间有太多层渐变了。一切的一切,都太有意思了,太好玩了。没有时间生气。

生孩子的意义。现在想来,是让我多一种人生体验。一种不生孩子绝对体验不到的经历。我一定要有这种经历人生才完整吗?倒也未必。但这种体验实在是太奇妙,太全方位了。你对另一个人类的养育,你对生命开始的重新认知,你对自己身上缺失的那段记忆在另一个人身上慢慢补全,你和另一个生命一起灌注的一段关系,你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自己,无条件的爱和信任,一切的一切,太有意思了。从某个角度看,它是全人类一直以来普遍拥有的一种体验,但对一个个体来说,这种体验,太独特了,它是任何其他体验都无法替代的。

文化生活点亮生命

牛年到了。

去纽约过年。坐了趟久违的地铁。一次疫情下来,地铁好像变得干净了不少,刷卡进站系统也改进了。我很喜欢坐那些走在城市户外高空的地铁线路,穿过纽约的老城区上空,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一点也不无聊。很多很旧很旧的房子,就贴在地铁线路边上。纽约的那些老公寓,窗户都很小,外墙都很脏了。有时能看到一个年轻人带着耳机在窗边电脑上打字,有时是一个老奶奶坐在窗边向外看。更多时候看不到人,零星可以看到一点家具摆放,给人很多想象空间。可以想象,这些离地铁那么近的公寓,一定很吵闹,光线不会很好,租金不会太高。但你会看到很多窗台上都摆着植物。有些小盆栽,摆在很好看的花盆里。有些很高大的植物,占据了整扇窗。还有些窗户,挂着很有品味的窗帘,窗台上有些挺有意思的小摆件。看到这些,就仿佛想象到那些住在里面的人,虽然在城市打拼很辛苦,居住条件也不那么理想,但他们还是用心在经营生活,创造美。这种瞬间,很让我动容。

在开阔的郊区住久了,再去到纽约,突然就不习惯了。太多噪音,太狭小的空间,太多路要步行。住了两天,我已经微微感到头有点胀,想赶快回到郊区。想念那个安静空旷的地方,想回到按部就班的生活里。这时我意识到自己平静而按部就班的生活给了我多大的安全感。

现在在听窦唯的新单曲《万图岁福》。一首长达一个半小时多的单曲。

最近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突然很猛地看起了书。感觉通过微信公众号、播客和短视频吸取的信息实在是很碎片化。花了大量的时间摄取信息其实并没有很高效和系统地内化。于是决定再捡起书。然后我内心的书虫一下就有久旱逢甘露的感觉。另一个变化是重新捡起了纸书。虽然还是继续在使用Kindle,但还是觉得看纸书的感觉太好了。去图书馆借了以及在二手书店里买了不少书。之前畅销书看了一堆,最近打算看一点经典的东西。前段时间读了简写版的《奥德赛》,读了《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一下着迷了。这几本都是像以前看《哈利波特》一样一口气读完的。没想到这些所谓“老掉牙”的上古文学原来是这么有意思。很久很久以前的人,怎么解释世界,怎么看待命运,其实跟我们现代的人没有多大区别。现代人的很多苦恼,几千年前的人就有了。所以我很好奇以前的人是怎么想的,人类这一路下来在这些基本问题的考虑上都有哪些演变。这个很有意思。学书法时讲究“取法乎上”,现在我看书感觉很多问题也可以取法乎上。去最早的经典里寻找问题的答案,梳理线索。所以近期准备再多读一些经典文学,读一些世界史、文明史方面的书。

2021的早晨

我的2021的第一天, 以大吵一架及在沙发上抱着靠垫抽泣而开始。

抽泣时的心理有很多重,有前一天晚上因为看《流金岁月》而熬夜导致没睡饱觉坏了作息而懊悔,有儿子在一旁哇哇不停地大哭而感到厌烦,有为婚姻生活的不顺遂而感到束手无策,有为生活的平庸无奇而感到失望。

我的2020过得非常平庸。工作,家庭,就这样。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下班做饭陪娃玩哄娃睡。周末去趟Costco,中国超市,自己在家做点菜。当中穿插无数的刷手机时刻。工作稳定,生活平淡。

这不就是以前我向往的生活吗。但是我又好想逃离,扔下孩子,扔下一切,拖着行李箱,走进大雪里,走进那个冬夜,就像7年前一样,义无反顾地去奔向什么地方。

这就是矫情?

朋友圈里,每个人都在晒,他们的2020多么精彩,那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我没什么可晒的,除了一张哭成像个猪头的衰败的缺觉的脸。这加重了我的坏心情。

也许我什么都不用多想,只要说我得了抑郁症就好了。

我也一直在做所谓的反抗。我读书,学书法,健身,学外语,以作为在平凡生活中标记自己独特性的尝试。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挺有独特性的人,现在我变成了一个面目模糊的无聊中产阶级,可能这是我最憎恶的。

美国的生活给了我很多自由,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孤独。父母不在身边,老一辈在医院里身体欠佳我却无能为力。朋友们由于地理的阻隔渐行渐远,太久没有生活的交集导致即使偶尔聊天也无从聊起。

写日记真的具有疗愈作用。写着写着,去年发生的点点滴滴温暖的事情涌上心头,圣诞树的光,初雪,宝宝依偎在我怀里跟我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躲在被窝里看的一本好书。渐渐的我好像也没有那么伤心了。

平淡是生活的底色。也许我现在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噪音了以后回归到了一种特别本质的朴素。这也许是一个机会让我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和自己相处,做平凡生活的英雄。

少和孩子做不平等的交流

偶尔孩子非常调皮时(比如我和老公正在排兵布阵玩桌游,他爬上桌手臂一甩把全部的棋子都搞乱了),我会朝他大吼,然后他会迅速以最委屈的那种小表情大哭,哭得伤心到真的像一滩烂泥一样趴在地上大哭。有时候我看着会忍俊不禁,怒气一下子消了。

后来我反复想了一下。小朋友的这种状态真的是非常绝望的。一方面他当时非常恨你,恨你骂他,恨你不同意他的行为,恨你不允许他的请求。但另一方面他又离不开你,从物质到精神都完全地依赖你,离开你他无法独自存活。他无法离开一个他恨的人,无法挣脱一个他讨厌的地方,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感觉。而当爸爸妈妈消了怒气,对他张开手臂要抱抱的时候,小朋友能怎么做呢,他只能很委屈的也张开双臂来抱你。

小朋友是不记仇的。我不知道是他们大脑发育还没成熟,记忆力有限呢,还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心智在长期进化下就变成了不记仇。前一面哭得咬牙切齿,忍不住要来打我,后一面又像小树獭一样挂在我身上。很多长期被家暴的年纪很小的小朋友,他们依然很爱他们的父母。

但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很多时候孩子处在非常弱势的状态,很多情况下他们没有选择,只能屈服,而且这种屈服还将持续很多很多年。我的目标是尽量创造相对平等的交流。多给他选择的机会,多沟通而非命令,多对事不对人,少感情用事,少发怒少吼(对孩子发怒和大吼绝对是利用自己大人在身体和地位上的优势来压制他们,你一旦用这种手段,他们就不可能赢得了)。

消费这件事

双十一刚过,这周末又是黑五。作为刚刚打通了海淘转运任督二脉的我,经历了中国和美国两地的先后两个消费狂潮。目前手头金钱和时间都比较宽裕,所以买起东西来基本上没有顾忌。不再像以前那样死等全年最低价,也不再烧脑计算全网最低折扣,喜欢了就下单,借口是早买早用。尤其是买孩子的东西,更是毫不手软,而且经常刹不住车。

其实近一两年来,我的消费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想起刚做住院医那阵,开始拿工资,工资不多但也够我一个人比较潇洒地花。那时着实有一阵报复性消费的时期。疯狂地逛街、买衣服。虽说都不是什么昂贵的大牌子,但像是为了弥补大学8年手头拮据之苦,我对各种款式衣服的占有欲望暴涨。尤其是优衣库,在那几年,女装的几乎每个看得上的款式我都买了一遍。它们至今仍占据着我衣橱的大部分空间。生了孩子以后,我对买自己东西的欲望直线下降。开始疯狂购买和孩子有关的一切物品,而且只求最高品质。每买一件东西之前做足功课,力求买到这一品类里面最质优价美的一款。最近两三年,几乎没给自己买过衣物。这可能源于几点。一是我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我衣橱里的这么多衣服,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穿坏,只要我愿意穿,我余生不需要再买任何衣服了。第二是,在美国几乎没有外貌焦虑,我意识到以前在中国自己穿衣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在别人眼中我的形象。我那时那么在意别人眼里的我,从而花了那么多时间打理自己愿意呈现出来的一个形象。中国的姑娘们真的非常在意外貌打扮, 非常在意穿当季款式,对别人进行外貌评判的门槛也很低。而在美国,真的没有人太在意别人穿得怎么样,舒服得体就好。我穿得像个大妈出门也不会自卑,打扮一番出门也不会过度敏感,总之美国人对外貌的宽容度确实是颇高。

我的消费观还在时时进化,并且随时需要面对剧烈反复的自我斗争。刚搬家那会儿,有一阵疯狂地买家具和家居用品。一会儿喜欢家里堆满东西乱中有序的中古风,一会儿又喜欢干干净净简简单单的日式风。导致每买一件东西都会进行一番心理斗争。我偏向于不喜欢添置没用的东西,但又希望我的家能反映出我自己的兴趣和品味。我希望每一件物品都是围着一个用途和目的而购买的,不买重复用途的东西,但时不时还是会为一些打折而一时冲动。

我尝试在购买一件东西的全过程里时刻内观。从想要一件东西的欲望升起之时,到在网上或者店里浏览各个款式,到最后拿出信用卡准备付钱。我尽量时时刻刻询问自己:我需要这个东西吗?我需要它完成什么用途?我家里没有现成的替代品吗?没有这个东西我可以好好生活吗?这个东西值这个价钱吗?我现在是一个冷静的购物状态吗?很多时候,当我问完自己这些问题时,我发现自己已经把鼠标指向了取消订单。但也有很多时刻,我毫不察觉地陷入了那种躁热冲动的状态,等意识过来时,我已经下了好几单也许并不是那么需要的单子。有时候这种需要内观的意识能把我的购物战线拉得很长。那个冷静内观的我和那个躁热冲动的我在不停打架。燥热的我占上风时,购物车就多出了几件东西;冷静的我占上风时我又去购物车里取消了几件东西;如此往复好几遍。往往是花了很长时间选购商品,加购物车;又花了很长时间反复斗争,再一件件从购物车移除。最后大半天下来,什么都没买,心情又挺矛盾。

刚听了播客《不合时宜》的最近一期,是讲消费观的。里面提到几个观点深得我心,回顾一下。观点一:购物是一种投票。人们通过购物来决定厂家生产什么东西,哪些人会得到工作,这个世界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垃圾,等等。这一票和政治无关,和每个人的个人选择有关。我们每天都在通过购物进行这样的投票,微小却持续地改变着世界。观点二:现代人的公共生活越来越少,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越来越局限,大多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购买来获得。购物本身甚至都变成了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从手段成为了目的。观点三:购物真的是自由的吗?各种广告和带货都在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决策。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有自主选择权的,但其实是被操控的。观点四:一件商品的寿命有三个阶段,被生产,被购买和使用,被废弃和回收。我们现在的消费只专注于当中这个阶段,而对一件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以及被废弃后将如何回收丝毫不在意。观点五:一件贵的高品质的产品,就应该反复用,高频率高强度地用,破损了以后进行修补再接着使用,这才是物尽其用。

嘉宾在节目结尾说的一段话非常精彩:“过有态度的城市生活,就是试着建立自己的购买标准,了解自己购买的物品,尽可能长久地使用它。找到生命中一些购物之外的事情去做,那才能带给你更深层的精神上的喜悦消费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为了生活而消费,而不是为了消费而活着。”

在这里我不免要强烈批判一下网络上活跃的那些时尚博主、生活方式博主。点名批评“子时当归”、“Vicky”、“西门大嫂”、“Anna阿姨”、“晚晚学姐”等等网红,很多是我曾经每周下饭的精神食粮,但现在都逐一取关了。她们呈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丝毫不控制自己物质欲望的样子(当然控制了她们就没有视频可拍了)。她们购买大量同一功能的产品,只是因为一些微小的差别。她们的生活方式毫无实际复制的可能性,然而她们却在所有观众心里种下了一颗焦虑和冲动的种子。曾经我很羡慕她们也被她们种了无数的草,而现在却常常心生厌烦。诚然这种生活方式没有对错,只是我成长了,我看重的东西变了。

好了。内观一下。写文章也很容易变成无意识地倾泻。现在想要倾泻的差不多就这些了,感觉很棒。另外透露一下,这个黑五我买了一辆室内自行车,和很多桌游和电玩。

热闹烦扰

这两周社交媒体上可热闹了。我努力想把各方信息拼凑成一个整体但总感觉无能为力。微信上大家争论得非常激烈。有人的发言非常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有一说一。而有点的人就明显更加意气用事,主观感性,急了就有点上升到个人攻击或者情感宣泄。而我呢,就默默地看着,没有任何意见可以发表。即使我听得再多,看得再多,总觉得自己知道的消息都是非常片面的,都是一家之言,都是经了好几手的消息。什么假票,什么丑闻,我这种平民从来不是第一时间能够知道事情真相的群体。真相,都隐藏在无数层言论之后了。

于是我继续退居一隅,陆陆续续看完了基本和大选完全没什么关系的书。看了两本在美国颇红的亚裔脱口秀演员的自传,一本是Ali Wong的Dear Girls,一本是Jimmy Ouyang(也就是电视剧硅谷里那位中国人的扮演者)的How to American。我听的电子书,都是两位演员亲自念的,所以相当于听了两场超长脱口秀,非常娱乐。两位演员都是有勇气选择自己人生的人。做出他们当时的选择并一直坚持,这样做未必都能成功,但不这样做一定成功不了。作为一个亚裔,一个价值观相对来说颇为僵化的文化背景里成长起来的人,选择成为一个潦倒的脱口秀演员而非迈入稳定的中产阶级生活,还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

另外很想再尝试一次读点关于认识美国政治体制、文化历史观念传承的一些书。以前尝试过很多次了,但由于自己兴趣不在此所以都没有坚持下来。但经过这次大选,感觉我还是需要再多了解点这个成为我第二故乡的国家。

碎片

生命教育是从小开始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每年在儿科医生那里打流感疫苗,那么等他长大也会顺理成章地继续每年打流感疫苗。而不是摆出一百个毫无逻辑的不打的理由。

病人的逻辑有时候很奇怪。“我从来不打流感疫苗,因为我从来没有得过流感”。 我想说,你从来死过,直到你死了。

朋友圈里有些人喜欢拐弯抹角地晒生活。但被我一眼看穿了。

成年人了,做自己的选择,然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最基本的。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要别人帮自己做选择,自己做了烂选择,还要别人帮着分担后果,这样的人我懒得理,可碍于亲情绑架,最近不得不成为了那个别人。

越来越想要家校了。如果说从小到大我干什么事都是没什么激情但努力一下都能干得挺好的那种,那么家校好像是能燃起我激情让我两眼放光的一件事。

本来计划好了看看课外书,学点医学再教育,做点西班牙题目,结果一坐下来,下意识地打开了《演员请就位》,一下看了两小时。这就是我大多数夜晚的缩影。

时刻提醒自己,时间过得太快了,每一个此刻都在瞬间飞速离我而去,2020年又快要过去了,我眼看就要40岁了,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活,按自己的意愿活。

微信上的美国医生群,太呱噪了,太焦虑了。我不想参与,但又忍不住一条不漏地读完。

能势均力敌讲话的朋友,太少了。哪怕最低标准只是问一下最近开心不开心,读了什么好书。没有,只能在社交媒体上远远地看别人的热闹。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来这里打点字。

最近很爱的公众号叫永福会。最近很爱的书叫The Brave Learner。最近喜欢听江美琪。曾经最爱的专辑《想起》。有一天宝宝玩我的手机突然从spotify上播出了江美琪,我一下被击中了。

自在

这么一个晚上,能在哄完宝宝睡觉,练完书法,学完西班牙语之后,还有时间和精力能坐下来写写日记,是十分幸福的。

今天我和我老公都休息,我们很不厚道地还是把小捣蛋送去了托儿所。中午我们俩去外面吃了一顿没有人打扰的午餐,逛了次十分平静随时可以驻足的超市。然后我们去接小捣蛋,感觉他任何时候都是那么可爱。鹦鹉学舌的年龄,小嘴巴不停地叨叨叨叨,小好奇,哪里都少不了他,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新事物。

写书法的时候我很舒服。什么事都不用想,专注笔尖下的这一画。书法是离现实生活多遥远的一门技艺,正因为如此,写字的时候我才可以更容易地抛开生活工作孩子,只是在写字。某种意义上讲,这比静坐更容易得到自在。因为静坐时什么都不做,很容易胡思乱想;而写字时借由将注意力集中在笔尖,从而使所有的心神都集中在当下。禅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一种自在。是过好当下,一期一会。而这世间的那么多技艺,无论是书法、插花、烹饪还是茶道,都是一种通往自在的途径,在反复的练习中达到自由的状态。

老师说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我觉得也颇有道理。人生永远是虚无、孤独、生死往复、轻易消解任何一个具体的目的,所以人会苦恼、无止息的贪念、怨恨自己。与其苦苦追寻一个也许并不存在的终极目的,还不如尝试去找到让自己随时得自在的方法,从苦恼中脱离出来。人生的终点是虚无;或者说并没有终点,所有的事物都是不停地此消彼长,所以不如过好当下。

这真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想法呢。赶紧把它记录在这里。

所以书法是我的禅修。目的是通过反复的练习获得一种当下的自在。

这并不是一种出世虚无的状态。当我能稳定地通过练习书法获得这种状态之后,就可以在工作生活带孩子的任何时刻都尝试去达到这种状态。时时刻刻关照自己内心升起的杂念,去消解它。时时刻刻意识到事物本身是没有标签没有属性没有二元对立的,它们只是存在于那里。尽力做好眼前事,然后满足于这个尽力之后的结果。就好像写书法时每一笔都是花全部专注力写下的,但认真写完一张后,也就不再纠结于写得是否好坏,而是把它卷起来放进脚边的竹篓,而后继续用尽全部专注写下一张。

书法真的是可以玩得很深、很深、很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