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展

刚取消了本来今年订好的第二个旅行。因为看现在的情况这疫情未来几个月都好不了了。

就在过去的一周内,美国的形式陡然间变得紧张起来。每天医院里都会发好几封邮件不停地公布关于疫情的各种消息。社交媒体上开始越来越多地暴露医院里防护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在美国。超市里去了几次,很多货架是空的,尤其是鸡肉、牛奶、鸡蛋和各种清洁用品柜台。上个周五去超市(就是川普公布全美进入紧急状态的那一天),我只抢到了最后三根香蕉(还是散落在苹果柜台里的三根仪表不整的香蕉),其他什么都没买到。

儿子的托儿所关门了,我找不到保姆,所以这两周请假在家,每天刷新闻干着急。我们的门诊从昨天开始已经全面转成远程医疗了,可以和病人视频或者语音进行医疗。感觉这一次疫情下来,远程医疗会大有发展,很多人会意识到原来很多问题并不需要真人去诊所就可以解决。医院里的门急诊量和择期手术大量缩减,医院CEO给全体发邮件说按此下去医院将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可能是给不久将来的裁员打预防针吧。本来觉得医疗系统应该是在这种瘟疫造成的经融危机中最稳定的,如此看来也并非如此。最稳定的应该还是重症监护、住院部这些部门,因为重病该去医院还是得去,而很多平时没什么大病也爱哼哼的人这段时间就大量从门诊消失了。

上周看了一个有呼吸道症状和暴露史的病人,马上把他转去查新冠了。在等结果的那几天,每天在家里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发烧、喉咙痛、头疼(其实并没有)。索性昨天结果出来是阴性。

这两天在看《The Hot Zone》,讲埃博拉的发现过程的。非常精彩,欲罢不能。看到那些被职业暴露了埃博拉的科学工作者在观察期内等待自己身上是否会产生症状的心理,颇为感同身受,当然我的暴露和他们的暴露相比是绝对的小巫见大巫。

现在的我应该和一月份的国内同胞们所经历的很相似。每天刷新闻,虽然在家里,但也做不了什么别的,无端地焦虑。我还是每天提醒自己,平静下来,不要一直刷手机,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看书、练书法、学西班牙语、锻炼身体、充电专业领域、陪宝宝玩、做饭。情绪很容易激动,但宝宝是我的开心果。小家伙正是在无忧无虑的年龄,并不懂外面正经历着什么,每天精力充沛上窜下跳大吼大叫。

如果国内的小伙伴知道什么口罩或者防护服工厂的信息,欢迎告诉我。纽约目前情况很危急,颇有点像两个月前的武汉,可能更差(因为纽约人不可能做到绝对锁城,美国也不可能像中国那样一声令下派遣全国的医护去支援,除了军队听说现在已经派了巨型移动医院),那里的医生需要大量物资。

旅行取消

一直到昨天我还心存侥幸地想着四月份的旅行还有些许希望可以成行。

主要是取消旅行的沉没成本太高了。之前贪图便宜订的机票和住宿都是无法取消的那种。现在因为病毒的原因几个住宿同意全额退款了,但是还有一个住宿以及全部的机票还有旅行保险费目前取消不了,签证费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来损失了几千块美元,我的心在滴血啊。而且我为这个旅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攻略。所以一旦取消我感觉实在心有不甘。

但是目前国际的病毒流行状况风云变幻无法预测。那些年纪轻轻进展成重症肺炎的病例更是让我看得胆战心惊。我去的国家其实状况还可以,但是机场和飞机里面是最恐怖的。而且我回来以后还承担着可能无症状把病毒传染给我的病人的风险。我感觉自己担不起这个风险。

唉,所以我还是决定取消了。至于我到底想去哪里,这个关子就一直卖着,等到下次成行再公布吧。

旅游目的地

本来四月份计划回国的,现在因为疫情不得不取消这个计划。这样就多出了两周时间,计划去其他地方旅游一下。

这将是我们工作以来带着宝宝第一次出游,对此我抱了很高的期待。关于去哪里,我也是思考了很久。这个旅游目的地需要符合这样几个条件:

要适合带小宝宝玩。

要既有自然风景,又有人文历史。

飞行时间不能太远。

要足够安全。

要有异域风情。

物价适中。

天气要舒适。

食物要好吃。

好了,各位能猜出我最后选择了哪里吗?

确实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符合了我全部的要求。在此我先卖个关子,等到时候成行了再公布。现在疫情状况还不明朗,希望不要影响到四月份的出游。

论公益

这段时间会思考把钱捐到哪里去的问题。虽然捐的钱不多,但是也想知道钱会去哪里,被用来做什么,也想把钱交给一个信任的机构。这年头信任的机构难找。连红十字会都不再被信任(我相信还是会有真正用心的地方红十字会,只是被几个恶性事件一搞它的可信度已经一落千丈了)。有的组织可信度高,但没有公益经验,虽然募捐初心是好的,但多疑如我还是会怀疑钱是不是被最有效率地用在了我希望用到的地方。

然后就思考到做公益。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做公益的目的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就拿这次疫情捐款来说。整个中国,或者缩小一点范围,整个湖北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是选择帮助医护买医疗用品呢,还是选择帮助那些患了病家破人亡的病人呢,还是选择帮助因为农产品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的农民呢,还是选择帮助因为经济寒冬濒临破产的小微企业呢。我觉得这里没有高下对错之分。若分轻重缓急,那么捐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是当务之急,就如任务四格表里的“重要且紧迫”那一项。但如果你愿意帮助一个湖北瓜农卖掉一点他地里的瓜,那也是值得表扬的。这和其中哪一个群体更能激起捐助人的共情心有关,而这是十分个人化的。

推而广之。你是愿意帮助患癌症的孩子呢,还是自闭症的孩子呢,还是得罕见病的孩子呢?是临终的老人呢,还是流浪猫狗呢,还是受污染海域里的鱼虾呢,还是支持一个免费开源信息共享网站呢?他们都是需要帮助的群体,但我只有这么一点钱,我该把他捐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能当一个政府进行财政预算拨款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政府需要考虑的是公平,我捐款时更多的则可能是共情。可能这一张公益照片里的小猫让我联想到了我曾经养过的那只小猫,它触动了我的心,于是我决定捐助流浪猫狗救助机构。或者因为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看不得任何孩子受苦的样子,所以我决定捐款给一个儿童公益机构。

我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公益的途径。比如我想帮助流浪猫,我可以去自己领养一只猫,也可以捐款给流浪猫救助站。比如我想帮助发展山区教育,我可以自己跑去大山里给孩子们上英语课,也可以捐款给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机构,甚至我微博上随手转发一则这个乡村教育机构的募捐信息,在我看来也是做公益。从效率上来看,把钱交给专业机构去做事应该是效率最高的。美国很多医生喜欢定期去欠发达国家做医疗救助。一开始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效率低下的行为。他们明明可以捐款给当地的医疗NGO,却要自己花钱、花时间、并且承担自己感染当地流行病或者受到人身安全的风险,去当地给病人看病。但很多医生却觉得这不仅是帮助当地人,也是一个去到一个非常规旅游目的地体会风土人情体验人生的绝好机会。

这就引出了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公益不仅是帮助被捐赠的人,它也是捐赠者的一种自我救赎。它让我们与这个世界上离我们很遥远的其他生命之间产生了联结。这是一种由利他行为而产生的高级的联结。它让捐赠者因为付出而感受到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关心一个和自己毫无直接相关的生命,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行为。在人的一生里,孤独以及无意义是一种终极常态,而公益可以让人感觉少一分孤独,多一分意义,多么厉害。

最后一个问题。谁可以做公益。我承认,前几年,当我整天焦头烂额准备usmle的日子里,我根本从来没有思考过公益这个问题。我当时是处于一个索取的状态,我希望所有的人都来帮助我,帮我复习考试,帮我拿到面试,帮我写推荐信,帮我找房子。现在我工作稳定了,收入上升了,时间富余了,我开始考虑回报社会了。但是真的得等到有了闲钱闲时间了才能开始做公益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公益的本质在我目前看来是利他,是互助,是闲置资源再分配。而这是随时随地每天都可以做的。我希望对孩子从小的教育里就加入公益的概念,让他们从小就有一种胸怀天下的抱负,而不是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现在正在留意我们这有没有这样的志愿者活动,可以带着小孩子一起去的那种。我们这里的妈妈群会定期带孩子去老人院和老人们聊天做手工,还有带孩子定期去和智力发育障碍的小孩一起打球组织友谊棒球赛的。

又是深夜一点了。虽然早睡的誓言再一次(第一千次)被打破,但是能坐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这些想法也让我感觉很愉快呢。希望我的宝宝一觉睡到大天亮,今天晚上可别再大哭大闹了。

 

 

《与佛陀一起吃早餐》

心情郁闷,还是到这里来写写字吧。

这本书是近期看过的最好笑最有意思的一本。

我一直以来在找这样一类书,非虚构类的,讲寻找人生意义和终极信仰之类的话题,但又不能太神神叨叨、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或者太学术太抽象太干巴巴。我想听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是怎样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逐渐产生出对终极意义的疑问,又是怎样去寻找这个答案的。我想听这个问题是怎样在咖啡杯、写字台、跑步机、米其林餐厅和度假航班这些世俗烟火之间碰撞他们的灵魂的。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尽管它并不是一本纪实作品,而是作者根据真实体验改编的)。

主人公是一个生活优越的纽约中年中产阶级,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美满。他对自己拥有的一切非常满意,从不在意需要追求什么更高的信仰。有一天他远在北达科塔州的父母因为意外车祸双双身亡,他必须前去处理遗产手续。他有一个妹妹本应和他同去,却因为种种原因去不了,而指派了她的男朋友和主人公一起去,而且是要一路从纽约开车去。这位妹妹的男朋友是一位“仁波切”。我对“仁波切”具体什么意思也不太清楚,反正就是高僧活佛或者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很高修行的一个人。这位在美国精英文化里成长的主人公一开始对穿着红色僧袍的仁波切充满了揶揄和质疑。就像大多数人的预设一样,他们眼里的高僧是那种神神叨叨一有空就劝你信教搞些什么神秘宗教仪式的人。当仁波切一开始邀请他一起静坐他赶忙摆手拒绝逃回自己的房间去。但这位仁波切并非这样的人,他真的是一个有很高修行,又很谦卑,并不从属于任何宗教但又精通所有宗教,对人生的各种问题都有很深思考,却又很接地气很率真的一个人(喜欢打保龄球和高尔夫)。在和他的公路旅行中,作者从质疑转为欣赏,渐渐感受到自己灵魂深处一直都有的对信仰和生命意义的终极拷问,在和仁波切的一次次对话中逐渐靠近那个答案。

当然,书的最后作者揭露:仁波切是虚构的。公路旅行是真实的。并且书的最后也没有给出终极答案。当然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终极答案。不过书里写的几个点给了我一些启发:

首先是静坐。真的很有意思,这么多灵性大师都选择了静坐作为通向终极答案的途径。不是单脚站立,不是蹲马步,不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而是静坐。 不过我现在觉得静坐的关键不是坐,你也可以站着,可以躺着,可以趴着,可以靠着,关键是静。不过坐可能是最让身体放松却又不过度放松的一个姿势。静的关键是什么都不要想,让所有的思绪一一浮现,再一一抛去,一直到什么都不剩下。“你看到念头,让它漂走,看到念头,让它漂走。”什么都不要想的关键是,当你做到了什么都不要想,头脑一片澄清的时候,真理就会浮现出来。仁波切说真理不是神给你的,真理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只是被纷扰的念头给蒙蔽了。当你靠静坐来训练自己去除杂念的时候,你生命里的真理就显现出来了。就像一杯水,水本身是清澈的,但当你不停搅拌,那些翻转的泡沫和波浪就会让水显得浑浊。但当水渐渐平静下来,仍旧是澄澈透明,可以一眼望穿。

仁波切不主张放弃一切尘世欢愉去化归虚无。他认为人生需要欢愉,需要去体验美食、有趣的事物和性,只是不要过量。如果总想着,那这些执念就会蒙蔽你的头脑。

最后的真理是什么?是什么让世界运转?仁波切说是爱。是爱让一颗原子靠近另一颗原子,是爱让人类诞生。其实我还不是很能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我很喜欢用它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

另外,作者真的很搞笑,我很少看书会笑出声,而这本书让我笑出声了好几次。为了支持豆瓣我买了这本书在豆瓣的中文电子版,但是看着中文译成的那一个个幽默的对话,我简直可以直接想象出一个典型的受过良好教育又极富幽默感的美国大叔形象。

这本书并不旨在解决问题。我在豆瓣上很多评论里都看到有人说读完很失望因为没有找到答案。我觉得这本书用一种非常能打动我的方式鼓励我继续思考下去,不要浑浑噩噩。

下面是一些喜欢的摘抄。

“你不会浪费你在这里的时间,已经交给你的时间,它是那么的宝贵,我们不到死的时候都意识不到。你不会浪费这个宝贵的时间,你明白吗?这是最好的一种环保人士。这是不滥用这个世界的礼物。你明白吗?”

“所以你的头脑中就有一小处安静的空间。如果你愿意的话,那处安静的空间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深入再深入地领会这个世界。”

“我的朋友,不要一直担心这么多,担心其他人,以及他们说什么。不要有太多强烈的意见,太多强烈的判断。你怎么做才重要。你怎么想才重要……我们是什么,完全是我们想什么的结果:它建立在我们的念头上,由我们的念头组成。如果一个人带着邪念说话或做事,痛苦就跟着他,就像车轮跟着拉……那个……车的牛蹄。如果一个人带着净念说话或做事,快乐就跟随他,就像永不离开的影子。”

“这就是世界。世界一直是这样的。一直,从创造出《圣经》开始,从所有宗教的古来传说开始。在你无法操控的大世界里,有一个你可以控制的、属于你的小世界。在那个小世界里,如果你去看,就能看到是走这条路向善,还是走那条路向恶,或者保持中立。不是上帝在天上看着你、审判那你那么一回事。比那更简单,也更难。上帝是上帝,神智是神智,无名存在是无名存在。上帝只是在给予爱、给予爱、给予爱,就像……就像一支非常美好的乐曲,一直在演奏着。如果你害人,就会让自己对这支乐曲充耳不闻,仅此而已。不是上帝的错,是你的错。不是上帝的审判,是你的选择,明白吗?你让自己没有机会感受上帝,感受月亮升起,感受任何美好的爱。一世又一世,你让自己没有机会,然后有一世,或许你开始转变,内心安静了一点,去聆听这支一直存在的乐曲——它为你演奏,为坏人演奏,一直都在。连在困境里轮回几千世的极恶之人,有一刻,”他两手用力一拍,“他们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他们走这条路,不走那条路了。一个选择,又一个选择。他们开始走上回家的漫漫长路。”

“爱,让杯中的水干净”

“然而,不时地,我头脑的密室里会吹进来一阵不安的风,就好像一扇窗忘记关了,暴风雨钻了进来,我整整齐齐的关于如何做人的笔记都被刮下了台面。”

“亲情是死亡的最好修行。能理解到你是更大东西的一部分,不只是单独一个个体。”

“但很多人只是裹着一层粗暴的厚皮,就好像他们需要一层盔甲才能生存,于是用起所能想到的唯一一种盔甲。至少对他们当中有些人来说,在所有文身、香烟和廉价的罐装啤酒,大声嬉笑,污言秽语,以及明显的偏见之下,是平常的温柔灵魂,如果他们察觉到你把他们当人看,如果他们察觉到基本的尊重、礼仪,或者至少你不准备嘲笑他们,那么盔甲就融化了。”

“思想的不纯洁性欺骗我们相信,我们只是肉体,不是更大的东西:神圣整体的基本部分。”

“开悟是你眼睛内部的巨大转变,换一种思维,这样你就能理解上帝一点,理解耶稣一点。但也许不是一个转变,而是许多小的转变。你改变你的灵性状态——通过祈祷,通过冥想,通过你的生活方式,通过你决定的思考方式,通过你带着良好意图在这一世学到的教训——然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或者片刻,当它发生时,你看世界的方式变了。从生理上变了。我觉得,如果你是个坏人,或许是个小偷,那么你看世界的方式就是,我能偷什么?你看到所有能被偷的东西。那改变了你头脑的运行方式,让你对真正存在的东西,所有你偷不了的好东西,太阳、人心,等等,视而不见。”

“每次你想起食物,不管是现在还是明天,我都要你想着食物在舌头上的触感。就想着那种感觉,食物在你的舌头上,在你的胃里。想着那种感觉,吸一口气,然后在呼气时让那种感觉离开。这就是冥想:你看到念头,让它漂走,看到念头,让它漂走。”

“我在瑜伽后遗症的痛苦中发现,原来有几百块很小的肌肉——颈后、腋下、骨盆区域、腿的前部和后部——在日常活动中,是我们丝毫没有注意过的。在我躺在那里的10或15分钟里,试图鼓起勇气动弹时,我突然想到,瑜伽就是觉察那些肌肉,训练它们,感受它们。深刻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肌肉里的疼痛。那就是瑜伽对每个人的作用,让你注意,不去思考。”

“这样总想着下一次的愉悦,倒不是坏事。只不过它让你的头脑无法在这一刻平静下来。这可以在极其精微或者更大的层面发生。如果你在能吃的时候暂时不吃,能做爱的时候暂时不做,就能把头脑给你塑造的世界看得更清晰。”

“我的灵性境况由我掌控,不是上帝;我们都有扩展意识的工具,只取决于我们去不去用,不是单纯地干坐等死,等待救赎”

“仁波切的存在方式,他的性格,声音或脸庞,带出潜伏在我们这种人心里的恐惧,我们这种满脑子思想的人。这种恐惧一直在安睡,直到他顶着光头、穿着红袍,从容地出现。当它醒来时,我们不得不用虔诚、用博学的言论、用知识分子的优越性尽可能地赶紧把它盖住。”

“有的人已经超越被伤害的这条线,无法再被伤害。你应该知道这是真的,你应该努力变成这些人当中的一个,让自己明白,你不是你的肉身,你是更大的东西。那是你在这个地球上的使命,这里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为了教会你那么做。生活,死亡,每一次经历。”

 

 

最近

最近的疫情真是非常的魔幻和戏剧化。里面折射出无数的人间悲苦、荒诞和不幸。每天刷手机的时间直线上升,不停地扫各种消息,唯独不敢点开的是那些病患求助的消息。苦,太苦了,一个个弱小的个体在凶猛的疾病和瘫痪的社会支持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突然就一个个死去了。一个个亲人朋友就突然不在了。本来是该欢欢喜喜过年的,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哀号遍野。

朋友们不停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各种消息,发出各种呼吁,我至今也没发什么声。我觉得我除了看看,捐点钱,没什么用。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格外难受。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和我出生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同样黑头发黄皮肤吃大米饭的人,他们正在遭受这突如其来的苦难,而我爱莫能助,这一刻我觉得离他们特别远,又特别近。

几个非常个人的感受。

一个是感觉侥幸。不管是之前的杀医事件,还是现在的疫情爆发,我都没有受到影响,我仍在这个平静的美国小镇里做着我喜欢的工作。我的老同学胡笛在看到杀医事件的新闻后还特地给我发来消息,为我能在美国行医逃过了这一切纷扰而感到庆幸。

一个是感到对某国感到失望。过去的几年屡屡会为国家的各种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感到骄傲。快速的经济发展,活跃的市场,便捷的生活科技,领先的基建,让我仿佛感觉国家真的厉害了,以前那些被国外抨击的东西可能真的都是过去式了。如今状况发生,各种应接不利,各种出岔子,各种效率低下,各种不作为,把所有软弱的环节都集中暴露了出来,我才发现,原来真的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之前把它想地太好了。

另外,我很想知道目前还有什么途径是可以帮助疫区的人们的。我只能捐钱,但我想把钱用到真正能帮到人的地方。如果你直到什么真正靠谱的捐款途径(韩红的已经停止接受捐款了)请告诉我。我不想捐到什么北美留学生协会最后发现被坑了。另外,我隐约想过领养一个孩子。这个念头反反复复被取消,最近又冒出来了。

最近的心灵补给站

最近特别喜欢去图书馆看儿童绘本。

而且是自己一个人去,不带宝宝。我会趁老公陪宝宝睡午觉的时候,或者下班以后回家之前,跑去图书馆看一会儿绘本,看完之后整个人的心灵感觉都被荡涤了。

我小时候家里的书是很充裕的。我还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爸爸常带我去新华书店。那时候所有的书都在货柜后面,需要什么书还要请营业员去拿。每天晚上饭后散步我们也总会经过一个小百货商店,那里有一个图书柜台,我们也常会捎上两本带回家。我小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从小学开始,我每天早上都会把闹钟调早一点起床,然后钻在被窝里看会儿书。小时候没有绘本的概念,我印象里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订了《幼儿智力世界》杂志,每次有新杂志被妈妈带回家的时候我都会手舞足蹈。其他的书都是一些拼音读物,还有当时流行的《中国少年百科》《动脑筋爷爷和小问号》,还有很多很多百科全书系列和童话系列的书。还有一套我很喜欢的书似乎叫做《世界少年童话》的,我反复地看,很多故事都很喜欢。那里面有很多国外的童话故事。读起来非常新鲜,也许是没有传统的中国故事里的意识形态,而是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些故事也并不是告诉你个什么大道理,就是纯粹傻乎乎地好玩。现在想来那里面很多故事和现在的绘本故事很像。

高中的时候绘本的概念出现了。当时上海出现了一些绘本馆,比如有名的蒲蒲兰绘本馆。出现了几米,那时读遍了他所有的绘本,谈不上多喜欢,但被这种新颖的阅读形式和他诗意的插画深深吸引了。大学之后到工作之前几乎是我的阅读空窗期。这段时间大部分都被医学考试资料占据(宝贵的十三个年头)。直到近年开始工作才又恢复了大段时间阅读。又托了宝宝的福重新认识了绘本。

我发现国外的绘本插画都非常漂亮,各种不同风格的,很多插画每一幅都简直是漂亮的可以单裱起来的艺术品。这些绘本并不因为读者是小朋友从而选择非常简单鲜艳粗暴的画风,它们的画风有的古典、有的抽象、有的很现代派、有的很写意。绘本的内容也并不都是我童年读过的那些小鸡小鸭小兔,宣传简单的概念比如好好学习好好劳动不要迟到要分享要互相帮助之类的。它们涵盖了人生的各种主题,讲美、讲自我实现、讲自我认同、讲死亡和生命的更替,等等,用小朋友可以理解的语言故事和插画。而且为了帮助小朋友学语言,绘本里用的语言很多都非常优美多元生动并且有韵律。

总之,我深深爱上了看绘本。甚至我去纽约,我都不想逛商场了,趁我婆婆看宝宝的时候,我就就近找一个图书馆钻进去看绘本,看完心情会格外舒畅。上一次和老公吵架,冷战了两个礼拜。我去图书馆看了一小时绘本,回家给他做了顿饭主动和解了。看绘本真的是心灵疗愈呢。

如果感兴趣我最近看了哪些好绘本,可以在goodreads上加我,就能看到我记录的读到的每一本绘本。本来读书是一直用豆瓣记录的,但是豆瓣的绘本收录不全,而且搜索很慢不方便,所以我所有的绘本阅读都用goodreads记录了。

当古典的夜晚陷入了现代的漩涡

今晚老公负责哄宝宝睡觉。所以八点之后所有的时间都是我的了。

我本来做好了计划,我要先读一下kindle里打开的那几本书;我想看看网上讲艺术史的课程;我还想画点水彩画;有空再学一课西班牙语。还有把几张优惠券用掉去网上买点宝宝的衣服。还要听一期医学播客。

打开电脑,我收到一个提示,谷歌说我的密保遭到泄露,140多个网站的密码都有风险,建议我更改密码。

于是整整3个小时我用来手动一个一个网站更改密码。现在是半夜十二点,只改了40个密码……

少女时代

四个小时不用管孩子。我登上了去往曼哈顿的地铁。仿佛回到了从前。在地铁上我可以什么也不用想。我不用去管推车,不用一手抱着越来越重的孩子,不用背着尿布包,不用去安抚孩子无休止的要求,不用担心地铁里有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停推车以及空座位。我只是一个人,我可以看着窗外什么都不用想,发呆,听播客,打瞌睡,看着其他的乘客。发呆变成了一种奢侈。我在博物馆里慢慢看,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想坐一会儿就坐一会儿,可以完整地听完一段音频讲解。饿了就随便进一个街边小馆吃点东西,只有我一个人,所以不用等位随时见缝插针有座位。不用管东西会不会太辣太咸太烫不适合孩子吃。我可以慢慢吃一边吃看周围的人,不用赶时间,不用安抚躁动不安的孩子。

我走在街上,想去哪就去哪,仿佛就是以前的自己,对什么都好奇,无所畏惧,无牵无挂。

四个小时以后,我埋葬了自己,回去接我可爱的孩子。

读了《So you want your kids to learn Chinese》

这是一本ABT(American born Taiwainese)写的,关于怎么教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小孩学习中文的书。

这本书的营养很稀疏,作者用很多篇幅讲了几个重复的观点。干货并不是很多。

但我学习到的一点是,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孩子,即使父母双方都说中文,如果没有有意识的中文强化教育,中文终将退化。

以及,在这个中文和英文抗争的过程里,大多数父母都太早地言败并退出了。

所以我们看到身边大多数的ABC孩子,很多可以听懂一些中文,但大多都不愿主动开口讲,能深入理解中文和书写的就更少了。

这是一个很令我惊讶的事实。因为我一直以为,我的中文水平是还不错的,我老公的中文口语也属于基本母语水平,我们在家几乎百分百说的是中文,所以我的儿子以后的中文能力是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过我现在渐渐意识到,随着他开始在学校接触英文教育,以及生活在一个全是英文的社会里,从平时听的歌,看的电视,读的书,接触到的大多数人,都是英文,他将没有任何动力学习和使用一门其他的语言,尤其这是一门需要额外力气去学习,并不容易学,并且不常常用得到的语言。在家里和父母的交谈,以及偶然一年回国几周所带来的使用语言的动力,远远比不上平时和学校里的好哥们交流和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追自己喜欢的明星所使用的语言。

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下,我不能忍受我的孩子以后不会或者不想说中文。我不能忍受我的孩子以后没法去理解一首《静夜思》这样的古诗。我不能忍受我的孩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没有一点了解,也没有一点兴趣去了解。

他以后一定会问我,他为什么要学中文(可能尤其是在我逼他认字的时候)。他是一个美国人,不学中文他在美国一样可以毫无障碍地生活。他甚至可能和我辩论,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后代或者长了一张中国脸,并不能成为他必须要学会中文的理由。

这些我都同意。

以下我现在想到的他应该学习中文的理由:

他是一个美国人没错,但他有来自中国的祖先以及中国的家庭背景也没错。这是他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这是他无法否认的标签。这种与众不同(相对其他文化背景孩子)将使他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个体。这将会是诠释他在这个世界上的身份的一个重要帮助。

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钥匙。没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世界上所有的门。而多掌握一门语言,便是多了一套钥匙。世界很大很有趣,使用中文这种能力能帮他比别人更容易地进入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文化。这将不仅帮他更好地学到中国文化本身,更将帮他比别人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体会生命的乐趣。同理,我还将鼓励他学习第三门语言。

最后这个理由比较功利但也绝对靠谱。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各方面的交流已经成为这个世界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中文将使他在以后的各种工作中具备更多的全球化的优势。也是同理,我将会鼓励他学习第三门语言。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他将出于享受而主动学习中文,而根本不会来向我质疑为什么要学。他会自己感觉到中文的有趣、中国文化的有趣和学习的必要性。当然这是我想象中的最好情况。如果只是要求听和说的话,这将不是什么大问题。而如果要求他会读和写,我可以想象将会遇到很多阻力。

粗粗浏览了一下现在美国比较常用的中文教材,最主流的是暨南和马立平,其他还有双双、美洲华语、朗朗中文,基本都从学前班开始教。当然还有国内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再小一点的孩子还有四五快读。各个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大概研究了一下脑袋有点晕。似乎网上的每个家长在孩子开始系统学习中文以后都有一段血泪史。我似乎可以畅想一下我的未来……

不过我会继续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中文接触环境。除了在家讲中文以外,还要鼓励其他亲戚和他说中文,经常放中文歌曲和音频节目,读中文绘本,定期组织和中文家庭的小朋友一起玩,坚持至少每年带回国一次。等他差不多五岁左右的时候,可能就要开始选一本中文教材给他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