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相爱相杀的四个月

昨天送妈妈去了机场。四个月一眨眼就过了。我晚上回到家,从冰箱里拿出妈妈前一天给我准备的菜,一边听广播一边吃着,好像妈妈从来没来过一样,又好像妈妈从来没离开。

冰箱的冷冻柜里塞满了够我吃小一个月的食物,有糯米香菇鸡肉开洋烧卖、鲜肉虾仁毛豆千张包、咸肉圆子、鲜肉虾仁青菜木耳馄饨。还有一只本鸡切成四块。冷藏柜里塞了几个菜,有两盒豆腐干炒青椒毛豆肉丝、卤牛腱、腌笃鲜、酱排骨。冰箱边的桌上放了三盒妈妈做的点心,分别是一份可颂面包、一份曲奇饼干、一份马芬。离开的前几天,妈妈没日没夜地出去买菜——回家做各种食物——馅料用完剩了皮——出去买肉做新的馅料——结果馅料又多了——再出去买皮,直到把我的冰箱塞满。妈妈把我宠坏了。

我躺在床上,手和脚都伸展得很夸张——过去四个月,我和妈妈一起睡这张床,很久都没能伸手伸脚地睡觉了,瞬间感觉很爽。身体放松着,头歪着打量我的房间,床头柜已经空了——妈妈的ipad和充电器已经没有了;门后的衣挂钩上只剩下了我自己的衣服——妈妈的围巾和羽绒衣已经不在那儿了;书桌上有一个加热香薰器——这是因为妈妈帮我把我之前那些蜡烛罐里烧剩下的腊融了倒出来做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蜡块,为了烧这些蜡块而新买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涌出来了。

这应该是我初中以来和妈妈单独相处的最常的时间了。仿佛是回到了小学,我每天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在厨房里烧菜了,我放下书包吃一块点心就开饭了,晚上做作业的时候妈妈会端进来一盘水果,外加一杯水,唠叨我“要喝水要多喝水”,晚上头发不干就去睡觉会被妈妈一直说说说说,最后拿出吹风机帮翻在床上耍赖皮的我吹头发。妈妈的睡衣永远是那么香,是很温柔的暖和的妈妈的味道,妈妈用过的枕头、睡过的被子都带着这个香味。

后来我离开了家,去外地上了中学、上了大学,去国外工作了,在国外结了婚。我心里总觉得那些童年时候日复一日的日子是只要想回就可以回得去的,却渐渐发现并不是。时间往前跑着,像那些烂俗电影里一遍遍说的,有些日子过去了就再也不复返了。

可我并不相信。我发誓我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让这些日子重新回来。我在这里定居下来,和腾仔努力经营我们的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方买一个家,把爸爸妈妈接过来,有一个大厨房让妈妈捣鼓,有一个大花园让爸爸种花,我们又可以像从前一样生活在一起,不过这次是我养他们。

当然也非一直是这么坚定地想着。这四个月来我和妈妈大大小小吵过无数架。吵得最凶的一次是我们一起出去滑雪,在宾馆里,说着说着就吵起来,她摔门而去,我们后来一个礼拜都互相没有说话,腾仔夹在我们俩中间当和事老。那时我把妈妈从朋友圈里给屏蔽了,对她的大小怨恨一股脑儿涌上来,觉得她这两年只顾着退休后到处旅游不照顾爸爸、她还总是把我当个十岁小孩一样管着、每次出门旅游带着她使我从来没有一次单独和腾仔一起出去过、她不善理财不爱积蓄,连她小时候从来不好好学习致使长大后没什么事业只是守着一个稳定的岗位一辈子直到退休也成了我的一种怨恨。但是这又怎么样呢。每次这些怨恨一涌上心头,我马上就想到小时候我要准备唱歌比赛没有伴奏磁带,她出去一整个晚上跑遍整个城市找到那盘伴奏带。我要参加文艺晚会,她又是跑遍整个城市帮我找我想要的那条裙子;我高中放假回家,她会推掉一切活动每周雷打不动的健身房也不去,每天在家帮我烧菜;她喜欢带我去逛街,我看到喜欢的衣服她就说“喜欢就买,妈妈给你买”。滑雪回来的一周,我又开始朝六晚八的工作,她还是帮我准备一日三餐并且每天劳作着把冰箱塞满。这又怎么样呢,这个女人在我生命的前三十年无偿地抚养我、把我的一切大小事情看成是她最重要的事、无条件地支持我、默默地关注我、为我的每一点小小成就而骄傲。这又怎么样呢,这些债,我一辈子都还不完。

可能就是这样一种“还债”的感觉让我时不时心生怨恨。这个债是这样不得已,是这样无穷无尽,甩不掉,背负一生,又是这样温柔甜蜜。

每次一想到爸爸、妈妈——这些长久的与生俱来的却总有一天要断离的深切的亲情,我都很容易会哭鼻子。我这写着写着又哭起了鼻子。

千金易得 知己难求

来了美国三年,越来越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志同道合谈得来的好朋友是多么难得。坦率来讲,在波士顿我并没有任何一个谈得来的好朋友。在整个美国,老公也许是我唯一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随着年龄增长,对深层次交流的需求好像也增加了,能时常有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固然是好,但既能吃吃喝喝又能灵魂交流的那才是宝贝。这三年来我一直在很积极地寻找,但由于各种因素始终没有出现。感觉这样的好朋友需要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大家的背景要差不多,包括文化背景和物质背景。比如和美国朋友玩耍一下固然是有趣,但语言限制了我和他们进一步的交流。性格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部分性格特质的人我是无法忍受的,比如特别市侩、特别不拘小节、特别狭隘、特别聒噪,等等,这样的人没法交流。在校学生们固然充满活力,但他们的共同话题多是选课、休假、老师、续签证、OPT之类的,而我已经对这些不感兴趣了。物质背景方面,至少大家应该都是可以独立养活自己的人。由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共同的消费。

其次要有可以持续交流的地理条件。比如我感觉在美国其实有不少人都是有可以成为挚友的潜力的,但是由于距离遥远,很难进行频繁互动,所以从现实操作层面来讲成不了朋友。两个人在认识的初期需要频繁一些的沟通,一旦建立起友谊,就天涯若比邻了,比如很多高中时代的朋友,凭着高中三年建立起的革命友谊,现在相隔地球两端也可以随时在微信上聊起来。但是如果只见了一两面,即使互有火花也很难继续保持。

我很希望自己像窦文涛或者是微博红人赵小姐那样有几个扎扎实实地好朋友,可以周末一起吃吃茶看看戏随时讨论讨论人生感悟。我很感恩我的老公就是这样一个亦师亦友亦老公的人。其他类似的朋友,还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呢。

 

并不是那么顺理成章

随便说说。

看影视剧作品的时候常会感到很困惑。比如想表现一个很土的丑女,但屏幕上却明明是一个穿着很正常的美女,只不过她的角色设定是“丑女”,让人感觉非常出戏。同样的状况还出现在比如想表现一对好友一个是迷人的校花(剧本配角),一个是平凡的校花小跟班(剧本主角),这个跟班角色却比校花漂亮一百倍,只不过角色设定是一个“平凡的跟班”,同样让人感觉非常出戏。这符合这个社会的一个调性,就是明明是一块石头,人人都说它是一朵花,渐渐地它也就变成了一朵花。

王菲的演唱会及其他

今天早会之后到下午门诊之间有几个小时的空闲,匆匆浏览了一遍《幻乐一场》。网上很多人吐槽走音、气息不稳, 我当然也感觉到了。但我觉得那些爱王菲的人看她的演唱会更多看得是一个多年的念想,是一个在生命深处从青年跨越到中年的陪伴,是很多年前的夜里塞着耳机听着歌流着泪的记忆。这些东西和演唱技巧无关。我们就是喜欢有这么一个人,任凭外面的世界多么虚伪物质无聊残酷,她高高地爱谁谁地站在那里,受不到任何打击的,被我们供在自己的心里。我不是王菲的迷妹,但对于我,这个人可能是朴树老狼或叶蓓,如果他们在台上唱一首《我去2000》,或者《白衣飘飘的年代》,或者《模范情书》,就算是音准飞到天际,我也会全程飙泪,我也会掏出一个月工资无怨无悔去买一张票的。

 

多年不见的网友

昨天偶然间联系上了多年不联络的网友。

真的是许多年了,我们第一次认识是在我小学刚升初中的时候,至少十五年之前了吧。想来是很奇妙的际遇。那时还是拨号上网和网络聊天室的年代,一切都很新奇。我们也是从聊天室认识的。我记得我那时先认识了他的同学,然后就他加入了我们一起聊。后来从聊天室转移到了QQ。后来他上了大学,我上了高中。再后来他毕业工作了,我上了大学。我们一直都断断续续联系着,中间还通过书信。后来我出了国,身边朋友换了一拨又一拨,QQ几乎不用了,也就和他断了联系。当时交谈的内容具体我记不清了,但经他后来提醒我的聊天内容包括我暗恋一个老师(显然我完全不记得我暗恋过哪个老师),以及各种文艺女青年处在文艺萌芽状态时看的书、听的音乐和对短短人生无病呻吟的感悟。我们从来没见过面,也从来没有过什么节外生枝的情节。交网友也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我们都考上了挺好的大学。

昨天可能是通过以前的QQ号我们又联系上了。他现在有了一双儿女,还给我看了儿子弹钢琴的视频。看到我这个陈年的老网友活得挺好,我特别开心。我问他那时一起在聊天室的另一位兄弟怎么样了,他说他们还是好兄弟,每年聚会。我听了更开心了。我感觉我茫茫30年人生里的一个浮标,即使消失了我也并不惊讶,现在却原封不动地仍在那里。陈了年的友情,在远离家乡的时候让人感觉特别安心。

我希望有这样一群朋友

我以前的室友Tim是一个英国人,在波士顿工作。他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每个月会选择一个国家为主题,然后聚在一起学习关于这个国家的一切。每个人都会在这一个月里各自收集信息,准备一个非正式的presentation的东西。

我真的也很希望有这样一群朋友。我们可以聚在一起说一些有趣但无用的东西。我们都有稳定的工作,不用为生计发愁,所以不用每次聚在一起都探讨求职晋升。当然我们会彼此抱怨工作的枯燥繁重,但这不是我们的全部话题。我们可以讨论最近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讨论一下国际局势;也聚在一起学习新的国家人文地理、红酒咖啡;一起相约出去旅游、吃饭或者在各自家里聚会。我们都有不同的职业,都住在同一个城市,彼此认识彼此的家庭。

身在异国,最缺的就是这样一群朋友。

一条人际交往的界线

我发现我很难跟陌生人熟起来。即便是很多相识了很多年的朋友或者同事,我也很难跟他们做到很熟络的程度。所谓熟络的程度,应该就是那种可以互相胡乱开玩笑、知道彼此个人生活的重大动向、交流起来不用讲客套。我和许多人都处在事务性的交往程度,彼此都非常礼貌客气,却不熟络。但在某些朋友面前(家人就不用说了),我却可以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撒泼打滚说胡话开玩笑都可以。我有时在想这群熟络的朋友和那群不熟络的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不同,导致我可以在这两个人群面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是因为我和熟络的朋友间有某种共性吗?是因为我和熟络的朋友因为某种利益的不相关性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吗?

和人在短时间之内建立密切的关系有一些技巧。这些我也略懂一二。比如你要表现出对别人的生活和观点真切的感兴趣。关于问及别人的生活和兴趣爱好,我常常感到这可能会不适宜以及侵犯隐私,因为我就不太喜欢别人来过问我的生活,但事实上当许多人都是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的。当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生活真正感兴趣并愿意聆听时,他们会开始和你讲述一些不会和其他陌生人讲的生活琐事,他们和你的距离也就拉近了。但我发现其实我对他人的私生活毫不关心。我实在是对其他人的宝宝照片毫无兴趣(很多宝宝并不可爱,很多可爱的宝宝也都是差不多的可爱),对他人弟弟的婚礼毫无兴趣,对他人女朋友的新工作调动也毫无兴趣。我甚至经常怀疑,我是不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对他人的生活毫不关心毫不动容。另一个技巧是幽默感。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天赋。搞笑的人自然而然会在身边聚起一圈人来,和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处得很融洽。我却常常一板正经、礼貌而和善,却缺乏趣味。我不懂为什么美国人的笑点这么低,多么无聊的事情都可以聊得哈哈大笑,而我在一边却显得很冷面、不合时宜。语言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语言非常敏感的人,我对中文的细枝末节的语言语调变化都很善于捕捉,但说起英文来,能无障碍沟通就是我现在的水平了。要论用英语说点俏皮话,或者侃侃大山,那就非常捉襟见肘了。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很多英语看似并没有我好的外国人(或者只是发音没有我标准),却可以用少量的词汇说出很搞笑的语言。可见幽默感对语言能力的需求也并不如我想象得那么高。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人们对我有两类截然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觉得我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兴趣爱好涉猎广泛,性格干脆不做作;有的人却觉得我是一个比较枯燥乏味一板正经整天苦着脸的人。当然我跟前者显然属于更熟络的关系,从而我也表现得更为放松和舒展,得以展现更真实的自己。

絮叨了半天,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但是和人变得熟络,真的可以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容易。有时明知自己可以这样做从而和他人变得更熟络,但却因此会让自己感觉不舒服,我还是选择不做。

 

2016年11月17日

今天我30岁了。

真的很无法相信我活了30年了。回头望去一切都是一眨眼的功夫,似乎发生了很多,但也并没感觉我的心比10年前老了整10岁。心里不很想把它当回事,但是这个三字开头的数字却有点明晃晃的,提醒我人生在世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每一刻我都在向死而生。

十几岁的时候觉得时间是花不完的,做任何事都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去花费,不用过多考虑将来,只专注着眼前的一步步,未来有无限可能。现在,过了三十岁,就是四十岁,小时候觉得四十岁可就是老人了。未来仍有无限可能,但是再不实现就时间紧迫了。

三十岁的最后几年我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嫁给了一个特别好的男人。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我开始体验非常非常孤独的状态,在孤独中仔细的感受自己想要的。我开始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开始专注自己的体验。之后的人生我想对自己提这么几个要求。有些特别实际,有些则比较感性。

一是要做守信用的人。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完成。如果可能完不成就不要答应。

二是要按时回短信和邮件,尤其是工作事务相关的,不能随自己的性子想回就回,不想回就不回。亲友的短信和邮件也要尽量按时回。

三是要经常给家里打电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婆。

四是要多关心和爱身边的人,亲人、朋友、同事。爱别人带来的快乐甚于爱自己带来的快乐。

五是要继续保持自己的善心和童心。

六是要做准时的人。开会、上班、约会、即使是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也尽量不要迟到。

七是要坚持锻炼,控制体重。

八是想要一个宝宝。

九是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不要整天散播消极情绪。

十是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得更自在一点,不要太在乎名声地位、别人对我的看法等等这些身外之物。

十一是继续读书、看电影、发展兴趣爱好,多出去旅游,带家人一起出去旅游。

十二是多看新闻。

暂时先想到这些吧。一会儿就出去跑步,然后明天早会争取不迟到。

 

 

钝感力

什么是钝感力呢?按我的理解应该是对事物的微小细节有所察觉,却又不以为然。如果无法察觉那些细枝末节,那只是“钝”,而不具备“力”。

照理说我是很没有钝感力的人,因为我对很多事情吹毛求疵、无法忍受。比如交个朋友,生活中谈得挺正常,但朋友圈上一看他的文笔矫揉造作、错别字百出、或者只是行文风格别扭,我就再也不想和他做朋友了。另外我的神经常常容易处在非常紧绷的状态,很容易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腾仔总说我这样的性格不适合从事高压力的工种,很容易猝死,我也表示同意。

但最近我也常觉得我似乎也真的有钝感力。我愈长发觉我的美国同事们各个都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手,很多我根本会无视的小问题他们可以举轻若重大做文章。比如有个同事说某个护士特别mean反应又迟钝,其他同事都纷纷附和,我想了半天也对不上号他们说的是哪个护士。后来想起了这么个人,觉得可能有时候是有点吧,可我真的不是很care。有时在全科大会上,主管问大家对医院管理还有什么建议,有同事会说住院医休息室的椅子真的坐起来很不舒服,建议换掉。我想了想,好像确实挺搁屁股的,但是我真的没往心里去。

也不知这是好事坏事。很多事物的进步正在于对细枝末节的挑剔,像我这样对啥啥都不太在乎的人好像不利于推动科学进步。另外就是从小接受的填鸭教育,已让我渐渐失去了主动表达的能力和信心。这我也意识到了,只是不太care呢。

想象另一个行业

自从到了美国我就迷上了看电视。以前我是从来不看电视的,总觉得电视节目又滞后又肤浅,完全是浪费时间。到了美国以后我渐渐习惯了下班回家就打开电脑里的电视频道,让叽叽喳喳的中文围绕着我,这样边吃饭才安心。

前几天看完《小别离》之后遭遇了剧荒,就开始在网上随便搜中文节目,于是搜到了《梦想改造家》,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简直着了迷。

想必所有看过《梦想改造家》的同志都会有一瞬间感觉选错了专业的错觉,觉得建筑师或者室内设计师真是一个集想象力、成就感、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好职业。我当然也是这样想的,并且我心中简直燃气了熊熊的小火苗,感觉我自己应该生而为一个建筑师,而并非每天在医院里敲病史(高考时我确实严重考虑过建筑系)。秉着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我转而去知乎搜了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的几百个主题。然后——

我发现这远非一个看上去那么光鲜并且能一步登天的行业。新人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加班、制图、重复。要经过建筑师里的“住院医生”阶段,并且看着并不比住院医轻松。可能外行人看《梦想改造家》,就像不是医院系统的人看《豪斯医生》或者《实习医生格蕾》。看到了职业中梦幻和戏剧性的一面,却不知道那些无数的熬夜和早起,无数的重复性工作,无数的不浪漫。想到这里,我不禁还是觉得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住院医吧。想到我正在逐渐度过这个重复性的不浪漫的阶段,而开始去体会到它艺术性和戏剧性的一面,也还是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