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碎了一点

宝宝进入了一个见谁都会歪头杀加朝你笑的阶段。在家里他歪着头朝我们笑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回给他一个更大的微笑附加一连串亲亲和抱抱。今天在公园,宝宝在一群小朋友中间“玩”(无秩序地爬来爬去)。只见他爬到一个大孩子身边,抬起头朝他微笑,那个大孩子面无表情地望着他,然后把他推开。宝宝稳住自己的步伐以后继续把小脸凑到他面前然后朝他微笑。那个大孩子一脸嫌弃的表情走开了(可能觉得和一个小宝宝玩很不酷)。

我远远地看着这一切,心疼得要命。我的小宝宝,总有一天会离开温暖的家走进这个真实的世界。而在真实的世界里,不是谁都会对你的善意微笑报以同样善意的回应的。

这些社会经验在最开始就是通过这样和小朋友互动学到的。在这些互动里,他不仅将学会友谊和信任,也将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家人那样会无条件地对他关爱。总有一天他的心会和我们一样坚硬。但现在他的心里却是那个最最柔软满怀善意不曾被伤害的小小灵魂啊。

9个月

这段时间的每一天,我都在一种和老公两个人不停感叹“这个小宝怎么这么可爱”的状态中度过。

小宝宝现在更像一个小人了,有独立的情绪,也开始会表达一些自己的情绪:开心、厌倦、害怕、好奇、兴奋、撒娇求抱抱。他也更多呈现出一种清醒的状态,而不是婴儿时期那种浑浑噩噩的感觉。

我继续学习和践行着蒙氏育儿理念。我常常观察着宝宝的行为,根据他的喜好和发展添置、减少或改变一些玩具和家具。现在的房子空间有限,没法提供给他单独的游戏区,我就把客厅改造成了他的游戏空间。我坚持不放置任何限制他行为的工具,比如婴儿围栏或者pack n play,而是把家里他所能触及到的地方都尽量杜绝了安全隐患,然后就让他自由地在家里各处活动。我尽量把玩具都放在他可以够到的地方,他就可以自己去取来玩。我也限制了放在外面的玩具的数量,只拿出他最喜欢玩的和最适合他当前发展需求的。我送掉了所有那些发出噪音的有很多按钮的电动玩具,留下了最基本的一些玩具,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开放性玩具,一类是适合他当前发育阶段的玩具。他现在能自己完成的事情非常有限,但我还是尽量让他自己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吃饭、从一个房间移动到另一个房间、挑选想看的书。随着我对蒙氏教育方法的学习,越来越认同这种教育理念了。同时我的好邻居,一位曾经的蒙氏幼儿园园长,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启发。

关于我自己最兴奋的一点是,我这两天把泵奶频率减少到一天两次了!!!哦耶!从曾经的一天八次,到现在一天两次,这段血泪史,我不想再重复啊。现在只祈祷下一个宝宝能自己喝奶。

另外,这两天断断续续的,宝宝可以晚上睡整觉了。虽然大多数睡整觉是因为白天没有睡好,但是以前就算是白天睡得不好他晚上还是会醒来。这对宝宝和我来说都是个巨大的胜利。我希望这是一个趋势,宝宝的睡眠能在他迎来十个月之际一睡到天亮。

战奶记

母乳喂养是这个世界对女人最大的骗局之一。

不是说母乳喂养不好,而是母乳喂养给妈妈带来的痛苦被无限缩小了。所有的媒体里都描述着哺乳的温馨画面,妈妈充满母爱的看着自己怀中的孩子,仿佛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自然,那么舒心……

但不是这样的!

在我开始母乳喂养之前,为什么从来没有听人说过母乳喂养会这么痛,这么折磨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从头开始说起吧。在宝宝出生之前我找了很多育儿书和网站看,有讲怎么培养睡眠习惯的,有讲该怎么陪孩子玩的,有讲该怎么挑选各种婴儿用品的,但唯独没有看关于哺乳的书。因为在我印象里哺乳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宝宝饿了,就把宝宝抱过来往怀里一放,宝宝自己会去找乳头,然后就自动喝奶,我只要负责充满爱意地看着他就行了。

画面切换到宝宝呱呱坠地,护士把宝宝忘我怀里一放,让他洗奶,一方面刺激我的乳汁分泌,一方面提供宝宝出生一来第一份能量。首先,我的宝宝并没像我想象的那样自动衔住乳头并开始吮吸反射。他根本就不会衔乳头。他只是在我怀里扭了两下就静静地睡着了。我根本对此不以为然,心里想着这才刚开始呢,慢慢来。

医院妈妈手册上说新生儿的胃只有一颗葡萄大小,几滴奶就够了。而且初乳营养丰富,就算没有多少也完全可以满足宝宝头两天的需求。秉承着这个理念,我就很坦然地从分娩室被推到了产后病房。

可是,宝宝还是不会吸奶。他只会含住乳头的一小半(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把整个乳晕都含住),或者用嘴唇咂着玩,这样的后果是我非常的痛,每次他洗奶我都要倒抽一口冷气然后忍住。没吸两口他就开始哇哇大哭,把乳头推开,大脑袋乱甩。我觉得他是没吃到什么东西不耐烦了,但嘴上却并不愿意承认。就是从那时开始我隐约觉得这个宝宝的性子有点急躁。其他的宝宝都能干吸好久一会儿,但我的宝宝吸两下没效果就放弃了。

产后病房的护士个个都是帮助哺乳的老手,阅人无数,身经百战。她们教了我各种手法和姿势。比如在宝宝心不在焉地胡乱吸的时候看准时机把他的脑袋猛的往胸脯上一摁,同时把乳头捏成汉堡形状趁势塞进他的嘴里。还有捏着乳头不停的刺激他的下唇让他张嘴。一张嘴就又趁势一塞。还有各种喂奶姿势,橄榄球抱、摇篮抱、交叉抱、躺着抱,全试了一边。结果是宝宝还是没吸两口就哇哇大哭,而他到底有没有吸到那几滴珍贵的初乳我也实在是不得而知。

于是护士献出了大杀器——泵奶器。医院级别的泵奶器。我感到自己像一个产品,懵懵懂懂就被连上了这台机器,加压,加速,泵,泵,泵。终于,十五分钟后,泵出了15毫升金黄色的初乳。我自豪地像家人展示:看,我是有奶的!而且这15毫升足够宝宝吃了。我把这15毫升小心翼翼地倒进奶瓶了,一滴都不放过,终于让宝宝吃上了第一顿饭。他吃完终于安静地睡过去了,我也以为一切都会就这样好起来。

但是并没有。之后的一天医院级泵奶器也救不了我,泵了一整天什么也没有。宝宝又开始哇哇哭。我充满斗志地坚持把宝宝抱在怀里交换着用各种姿势喂他。有一次他连吸了十几秒我以为他吸到了,正要开心,他又开始大哭起来。每次喂奶的时候,妈妈和婆婆都围在我身边不停地指手画脚,惹得我十分烦躁。一天过去,无甚收效,家人都放弃了,只有我没有放弃。我就不相信我没奶。我真的不相信我没奶。妈妈和婆婆都劝我要不就喂配方奶吧,我坚决不同意,仿佛喂了配方奶就是一种投降。我还去参加了医院的哺乳课,还请了哺乳师会诊。在护士和哺乳师的建议下,我还尝试了一种叫nipple shield的东西。是一个乳头形状的硅胶罩子,头上开有小孔,可以套在乳头上,宝宝吸起来更容易。我继续孜孜不倦地尝试,只要宝宝醒着就让他一直吸,直到——一次我把宝宝挪开发现乳头被吸破了,血都吸出来了……然而还是不见奶的踪影。婆婆在旁边喃喃地说:“别喂了,宝宝要饿坏了,还是喂点配方奶吧。”。我终于爆发了,对着婆婆大吼:“不要一天到晚说我没奶没奶!你越说我越急就越没奶!”。把我婆婆说得都吓哭了,偷偷跑去厕所抹眼泪。

然而嘴上虽然强硬,心里却也是担心宝宝没奶吃饿肚子。住院的最后一天,我终于屈服,含着屈辱的眼泪问护士要了配方奶来喂。看着宝宝欢快地吸着配方奶,我的心里充满了憋屈。

回到家,亚马逊上两大盒配方奶买好送到家,心里想着,退而求其次,至少宝宝不会饿着,我一边用配方奶喂着宝宝一边可以再慢慢泵奶。殊不知更大的折磨还在等着我。

到家的第二天一早醒来,感觉有一个千斤顶压在我胸口,胸前火辣辣地疼。一模,两个乳房变得硬邦邦的,像两个铁饼一样。到了中午,胸部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疼,我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我拼命泵,两小时一泵,两小时一热敷,奶量还是少的可怜,以滴为单位。我很不解,这难道不是意味着涨奶开始了吗,为什么我要忍受如此涨奶之痛,却丝毫没有奶?我给哺乳门诊打去了电话,她们说这是在哺乳早期乳腺组织大量增生以适应产奶需要并导致了一些炎症反应。此时的涨并不是奶多,而是组织水肿造成的,建议泵前热敷,泵后冷敷,减轻炎症症状。此时我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我拖着疲惫而疼痛的身躯,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在半夜一次次醒来,热敷,泵,热敷,泵。渐渐的,肿消了,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之后,奶量渐渐上来了。我买的配方奶之用了两瓶,剩下的放在橱子里积灰尘。我也终于感受到那种奶水充沛,挤上去就一道白线唰得一下飙出来的那种快感。宝宝还是不会自己吸,我为此还去看了一次哺乳门诊,也并没有什么用。于是我放弃了,反正有奶喝就行了。

我以为这会是一个终点,不想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过去的几个月里,由于奶量充沛,我几乎是三天一小堵,五天一大堵,每次堵得我痛不欲生,睡觉只能平躺着,一翻身就痛,痛到我想把乳房割下来,痛到没有心情做任何事,痛到没法抱宝宝。那种痛,比生孩子还要难受。那是一种持续性的,无法摆脱的,狠狠的痛。感觉我在上刑,每天都在慎刑司。每次堵的时候我都绝望地想,再堵下去,可能就要发炎了吧,然后就会发烧,然后就会感染,然后就会得脓肿,然后就要吃抗生素,然后就要脓肿切开引流,然后我就要在乳房上放着一个引流管度日,我宝宝就又没奶喝,我还要住院,宝宝怎么办,另一侧的奶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幸好,尽管我饱受堵奶之折磨,却从来没有一次发过炎。好吧,只能说至今为止,希望以后也不要啊!

关于泵奶的其他不方便。首当其冲,巨大的时间投入。一开始我为了追赶奶量,每两小时就起来泵奶。每两小时,雷打不动。这是什么概念,我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一件事是每两小时雷打不动的。就连那时做住院医上班都没有这么准时。尤其是我这种喜欢拖拉和偷懒的人。然而,正因为我喜欢偷懒,我无时不刻不在想着尽量拉长泵奶间隙,从每两小时,渐渐过渡到每三小时,再到每四小时。有时候过渡得太心急,就堵上了,一朝回到解放前,继续从每两小时泵起。每次泵奶少则15-20分钟,多则半小时。泵完要吸泵奶器材,这又是一项科学。我买了奶瓶专用清洗剂,每次吸要先用清洗剂泡十分钟,然后再用温水洗干净,然后再晾干,才能下一次再用。这又是差不多15分钟。有时泵完瘫在椅子上起不来,半梦半醒地看电视,这一拖就没底了。所以,每次泵奶起码要花上大半小时。再加上每两三小时一泵,你们可以计算一下我一天有多少时间在泵奶。

泵奶的作息将我困在了家里,每次出门时间不能超过两三小时。然而我并不屈服,我想要出门,我想要呼吸新鲜空气,我想要出去玩。于是我购置了泵奶专用包、泵奶器的充电器、各种物什,勇敢地踏出了在外泵奶的旅程。我们开车出去玩,我就在车里泵奶。用布把车窗都遮起来。泵奶并不是往那里一坐机器一开就行了,我需要弯腰到一定的角度,并把腿垫高到一定高度,保证泵奶器和皮肤紧密贴合不会漏,这是一个很别扭的姿势。然后一边泵一边还要用手挤,保证奶都能排出来。所以泵奶时也是很忙的。

接下去我还要解决如果泵奶的同时宝宝哭起来了怎么办。我得把所有的东西拆下来,把皮肤擦干净,去哄宝宝。又或者到了泵奶的时间乳房胀痛得厉害但是宝宝还是毫无睡意吵着要我抱他怎么办,我只能强忍着疼痛先把宝宝哄睡了再说。

放眼望去,前面还有8个月的时间(我计划喂母乳至少一年)。我多么盼望宝宝断奶的那一天啊!!!!!!

 

 

 

 

小宝宝四个月了

哈哈哈。我在写上一篇《三个月》的时候就暗自在想,下一篇会不会就是四个月的时候呢。

果然。

我真的是够懒。每天都想着该写写了,结果还是拖到一个月后。

这个月小宝宝的进步:会从背面朝天翻成仰面朝天,再翻回来了。这应该是最大的进步。他一定对此深感兴奋,因此不管醒着还是睡着时都在孜孜不倦地练习。现在睡着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趴着的。一开始我对此深感惶恐,整日想着我的宝宝会不会成为SIDS (新生儿猝死综合症)的那一个,是不是去检查一下他的鼻孔有没有被压倒,还悄悄把手靠近鼻子看有没有呼吸。不过现在已经释然了,因为他已经能很稳健地把自己支撑起来了,所以即使感到窒息也应该能自己调整姿势。趴睡的后遗症是一觉起来两只眼睛都被压肿了,两个肿眼泡,丑萌丑萌的,可爱极了。

另外食量大涨。以前一顿基本只吃60到90毫升不等。几乎一夜之间,食量涨成了一顿150-180毫升。还好我的奶量足够。他的生长曲线也由后30%稳步增长成了前30%。看着这个手臂上的肉一节一节的小家伙,真的难以想象是靠喝我的奶长这么大的。太神奇了!

开始吃手了,从一根手指吃到两个手指吃到一整个小拳头,砸吧砸吧津津有味,可以啃很久,萌得要命。这是他在探索自己的身体,也是自我安抚的一种方法。我尽量不给他奶嘴,他也不是很爱咬奶嘴,除了偶尔睡觉前会用一下。

是一个很不安分的小孩子。抱在怀里没有一刻是安静的,不停地动。喜欢大人把他举起来,或者扶着他站起来,只要这样他就会咯咯笑。我看很多其他小孩坐在爸妈怀里或者婴儿车里都是安安静静的,但他总是手舞足蹈。喜欢听人讲话。只要周围有人讲话,他就会静下来,竖起小耳朵安安静静地听,眼睛还会盯着说话的人转来转去。喜欢观察周围的动静。每次老公或者妈妈在做家务,我就抱着他站在一边围观,一边围观一边给他讲解:“宝宝,看,外婆在洗碗。现在外婆打开水龙头了。这是水,哗哗哗。外婆倒了一点洗洁精。现在外婆拿了一块洗碗布。现在用水把碗冲冲干净。然后把碗放在架子上晾干。”他很喜欢这样,每次都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

性格感觉有点急躁。趴在地上的时候就想向前爬,但又还不会爬,就急得趴在地上手舞足蹈,像个翻不过身的胖甲虫,挥舞着小手小脚一边急得大叫。从不饿到饿是一秒钟的事情。前一秒还在开开心心地玩,后一面就饿得大叫大闹。现在认识奶瓶了。一看我拿出奶瓶小嘴巴就会翘起来做出要吸的姿势,小嘴翘得都撅到天上去了。我管这叫“翘嘴征”,如果看到奶瓶嘴巴不翘就说明还不够饿。

说到我的奶。至今我还没有自己尝过一下奶水的滋味……这个话题有点奇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尝自己的奶水我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不适感。有一次奶洒了出来我擦的时候用手蘸了一点尝了一下,有点甜甜的,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有几次我把冰箱里储藏的多出来的奶倒掉,觉得非常可惜,于是我邀请老公品尝一点,被他断然拒绝,说喝我的体液有点恶心,让我自己喝。我感觉自己喝自己的体液也莫名是有些怪异,尽管这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液体。哈哈,这个话题,也只有在这里说说了。

看小家伙每装备一项新的人生技能就感觉他离我更远了一步。怪不得很多人都告诉我,趁现在他还不会自由行动,多多享受他依赖在你身边的时间。我喜欢抱着他狂亲,那种我自己的宝宝的气味,真的是香极了!但我也非常享受和他一起成长的时光。能有这样一段不用工作的时间陪伴着他,这是一种很多妈妈都享受不到的奢侈,我表示感恩。

三个月

一转眼,小宝宝整整三个月大了。上一篇还是两个月大的时候写的。可见我这一个月多么的疏于打理自己的博客。

三个月大的小宝宝会趴着抬头了。抬得还不是很稳定,大脑袋在空中还是会摇摇晃晃的。会抬头了之后可能是多了一个新的看世界的视角,他变得很好奇,喜欢瞪大眼睛东看细看,肉肉的两块巴掌肉挂下来,这是他最可爱的表情。他可能渐渐意识到外面的世界作为一个客体存在。电风扇在那里转,不管他从左边看还是从右边看,电风扇都在那里转。妈妈在那里,即使他看不见的时候,妈妈还是在那里。这种对于物质客观存在的概念开始在他的小脑袋里渐渐形成了。还有就是对于各种形状、光影、明暗的好奇。对于连续性的探索:小手臂伸出去缩回来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妈妈把宝宝抱起来左晃右晃也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坐在小推车里看天空上的云朵和街边的大树是连续地在移动(而不是一帧一帧的),这种对我们而言显而易见的概念在宝宝的小脑袋里都是那么新鲜。我喜欢观察他一点一滴小小的变化。不仅仅是那些大的milestone,比如翻身啦,坐起啦,那些特别特别小的变化可能是只有天天和他朝夕相处的妈妈我才能观察到呢。

6月底我们从费城搬到了纽约,开始了新的生活。腾仔开始了他新的fellowship。他的工作很忙,基本上早上去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后宝宝都已经睡了,他经常懊恼没有机会抱宝宝,已经错失了很多宝宝的小小进步。我也正式开始了我住家妈妈的生活,挺难的,和住院医是不一样的难。这个以后可以慢慢说。

偏见?

孩子出生以前,我的忧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生产时疼痛的恐惧,第二个是担心他不够可爱(对,我就是这么浅薄)。我总是控制不住去想,如果他半边脸有一块超大的痣/斑,如果他有兔唇(虽然这个不难整形),如果他就是长得不好看,不是我喜欢的样子,怎么办?

以前我认为所有(同一种族)的小毛头都长得差不多。爸妈把照片po在朋友圈或者facebook,下面都有一大堆人去称赞说“可爱爆了!” Really?虽然我也是点赞的那一个,但大多数时候我心里并不以为然。有时我甚至刻薄地想,“这个小毛头真的长得不好看耶”“他的头好像有点太大”“他的两只眼睛长得不对称”“他的嘴巴好凸,鼻子好扁”。抱歉了各位妈妈,但我猜很多人都会这么暗暗点评吧。

我的儿子出生后,我有一点感恩戴德。因为他长得正正好好是我喜欢的样子,非常对称的脸,很精致的五官,这是客观评价。有时候他吃完奶会做出一种挤眉弄眼的表情,客观上丑丑的,但主观上我觉得很可爱。所以我还是能区别主观和客观感觉的。目前我还没看出儿子长得像我还是我老公。似乎两者都不像。或者说有点像帅版的我老公,再添加一点我脸上比较灵动的那一部分(是哪一部分我也说不清)。我老公常说,“我们的儿子长得真的很可爱!还是说因为他是我们的儿子我们才觉得他可爱?”。我常对我老公(刻薄地)说“你真的是好命啊,长成这样还能生出个这么可爱的儿子”。

是不是每个人眼里自己的小孩都是长得最可爱的那一个?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审美盲点?是不是这也是一种进化的阴谋,让每一对父母从基因的层面上爱自己孩子的相貌,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孩子付出一切?

但我确实觉得我儿子长得太可爱了,简直可以击败朋友圈99.99%的小毛头。我不敢在朋友圈这样恬不知耻地说。我也不敢在朋友圈发儿子的照片,因为我受不了其他人暗暗地像我评价他们的孩子一样评价我的孩子。

对于母子关系的一点思考

一眨眼这周末就是我生产一个月了。真的是一眨眼啊,我都不知道过去这几周是怎么过的。每天像机器一样的泵奶、洗奶瓶、喂奶、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比生孩子还要痛的堵奶、波动的情绪、和家人的矛盾,等等等等,这些我都想慢慢写下来。但今天我想反思一下母子关系。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母亲生下了孩子,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成人,这是对孩子的恩,所以孩子要孝顺父母,长大了以后要报恩。但在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孩子出生那一刹那,或者说受精卵成型的那一刹那,孩子并没有任何思想,他没有任何主观意识要来到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听到孩子和父母吵架,孩子会说“又不是我自己要来到这个世界”。我觉得这个逻辑没错啊。是我们自己创造出了这个生命,有意无意地成为了“父母”。这个孩子经历了最奇妙的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一生二,二生万物的过程,从一片虚空变成了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类。这个人将面对这个世界上的各种苦难、孤独、空虚、仇恨,当然还有快乐。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是无法阻止的。从孩子诞生那一刹那开始,多米诺骨牌就启动了。

如果这个世界是纯粹的真善美的所在,那也许对于这个新生命而言还算是一种福祉。他经由我而从一片巨大的虚空中脱颖而出,得以享受这真善美。可惜这世界并不是,真善美只是它的一小部分,它由更多的苦难、孤独、空虚和仇恨承载着。由此我甚至对我的儿子有点歉意。抱歉儿子,我把你从什么都不用考虑的混沌中拖曳出来去和这一切抗争。

这像是一种债,是父母对孩子的债,而不是孩子对父母的。所以我并不感觉我对孩子有恩,也不求他对我报恩。相反,我既然造出了他,养育他就是我的义务,就算这养育再辛苦,也是我自己造成的,不能怨任何人,更不能把这种辛苦强压到孩子身上变成一种负担。经常有家里的长辈对我说,“妈妈以前生你的时候多痛,养你的时候多辛苦,你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妈妈”。现在我觉得这种说法的逻辑有问题。这些痛和辛苦并不是我主观要求的呀,那个时候我还完全没有任何意识呢。所以对我的孩子我也是这个态度,妈妈确实很辛苦,但妈妈愿意也别无选择。

但潜意识里,我还是多么希望我的儿子以后能像我在乎他那样的在乎我。但每当我想到我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时,我就对这种幻想充满了悲观情绪。我的父母总体来说是非常好的父母,让我从小生活在被爱的环境里,可我现在还是不可避免地和他们渐行渐远。我渴望着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我希望他们有他们自己独立的生活,我残忍地切断了一条条他们和我之间的联系。很快,当我的儿子长到十八九岁,他也会拼命地想逃离家庭,逃离我,去过他自己的生活。而到那时,我恐怕也只能含泪微笑朝他挥手。望着怀里的这具可爱的软软的身躯,他每一天都向着远离我的方向长大。养育他就是为了有一天他能离开我自己好好生活。想到这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凉的宿命感。

关于对孩子的愿景。我最大的愿景是希望他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这是人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所遇到的最大的命题。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孩子从一片虚空里变成一个有形体、有意识的人。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他在生命的初期被很多本能控制着成长,但我希望他不要被这本能包裹着过一辈子。在他短短在世的这几十年里,我希望他能渐渐找到自己认同的一个存在的意义。这意义可以是赚钱、可以是寻找快乐、可以是宗教、可以是爱情、可以是任何具体的或者抽象的东西,也许他一辈子也找不到,但我希望他有一天可以找着,这样他即使独自面对浩渺星空也不会觉得孤单。

强烈谴责!

这一篇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强烈谴责关于坐月子的各种陈规陋习!

生完孩子,可怕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造成这可怕的元凶之一竟包括我妈。

我妈的在朋友圈的人设是一个很开放、接受新科技、喜欢旅游摄影、热爱生活的形象。可我没想到她竟是坐月子的坚定支持者。在坐月子这件事上,她能够反智和不听科学到这种程度,我也是哑然失笑。我的婆婆是一个传统的以家庭为重的求神拜佛的妇女,她当然也是坐月子的坚定支持者。她们俩各有一套自己的坐月子理论,叠加在一起,我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首先,她们共同要求我尽量不要下床,不要洗澡,不能喝冷水,不能吃任何冷的东西。连水果都要温水热一下再吃!!!!!!我的天!!!!!还有,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手机,还不能开冰箱!!!我每次开冰箱去存奶,都要被她说一通。有一天我心情不好哭了一下,然后腾仔打开《跑男》给我看,我心情逐渐好了起来,然而我妈在旁边不断地给我脸色看,示意我不要再看电视了,最多只能听一下声音,我的心情一下又跌落到了谷底。出门就更不要说了,她坚决禁止我出门,导致我的奶泵也还不了,白白地浪费租金。

在饮食方面。首先她们各有一套自己的限制。咖啡、冰饮这些就不用说了。有一次腾仔的妹妹来看我,说要带甜品给我吃问我要吃什么,我说想吃mango mango的杨枝甘露或者芒果捞,我妈忙打断说不能吃芒果!我都惊呆了,芒果都不能吃?她说因为芒果性凉。我又哑然失笑,妈妈呀,你懂几毛钱中医呀?你朋友圈一个大姐说芒果性凉你就信啦?我婆婆更厉害,她连香蕉都不让我吃,还有鸭肉,也说是性凉。两人的禁食列表加起来我就没什么可吃的了。除此之外,婆婆还爱做非常奇怪的滋补汤水给我喝。有一次她拿来一大盆鸡汤,味道非常奇怪,有一股刺鼻的化学工业味道,我当着她的面也没能把汤喝完。后来才知道她在汤里狠狠地放了很多烧酒,怕中国城的烧酒质量不好,她还特地去外国酒的商店买了贵的烈酒,为的是下奶……还有一次,她带来整整一大罐蹄膀烧鸡蛋,可不是我们浙江的那种红烧蹄膀酱煨蛋哦,而是无比之难吃的一种很甜很甜并带着浓烈生姜的味道。我一块都没有吃,可怜我妈妈足足吃了一个星期才把这一整大罐吃掉。

我在住院期间她们不断用各种限制打压我,使本来就压力很大的我数次奔溃大哭,几次正好被进来查房的护士撞见。腾仔请来了护士跟她们说理,破除她们的迷信。结果护士一走她们转头说护士说的那套是外国人的做法,不适合我们亚洲人。她们的理论依据是自己曾经怀孕的时候也是这么坐月子过来的,结果现在身板很好完全是因为那时坐月子。我无语,我不想跟她们理论关于对照、关于安慰效应,她们自己的女儿和女婿是医生都不相信,却相信道听途说毫无依据的传言,并且仿佛这些传言越邪乎她们就越是相信。我妈还从她的朋友那儿借来了一本《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奉这本书为圣经。她会把书里面她认为的重点折个角划上重点给我看,有一部分是说月子期间看手机会影响以后的视力,还有一部分是说月子里面要远离冰箱,如果想开冰箱应该请家人代劳。我想,写这本书的人应该去坐牢吧,这么妖言惑众。

有些谣言我是不管不顾不信的,比如不能下床,我可不想得深静脉血栓,她们也不信深静脉血栓这回事;还有洗澡,我必须得每天洗澡,我跟她们说如果我不洗澡,我心情就不好,心情不好就影响产奶量。产奶量为王,她们也不敢不让我洗澡了。

然后说说关于带孩子的偏见。老一辈对孩子穿衣服有一种奇怪的固执,就是一定要把宝宝包得严严实实,一寸皮肤都不能接触空气。孩子一出生我妈就闹着一定要我去买小手套把手罩起来防止抓伤自己。家里开着暖气,她也一定要把宝宝用棉被裹着。我喂奶的时候孩子一蹬脚露出了一块小肚皮,她会赶快用小毯子把孩子罩上。“别让宝宝着凉了”“着凉了感冒了就不好了”。我就纳闷,可能中国普遍不耐冻和从小都被这样捂着有关?外面阳光大好,我想推宝宝出去走走,被我妈严厉拒绝,说这么小不能出门,不能被风吹着。宝宝不会自己吸奶,哺乳师建议我要多做skin to skin,也就是把宝宝贴在自己胸前做皮肤接触,可我妈死都不让我把宝宝脱光,感情我的身体是冰做的?

要知道,我妈可是一个会玩go pro,会上网校摄影课玩单反,美图软件玩得比谁都溜的走在潮流前端的女士啊,这回她的举止让我大跌眼镜。当然我知道她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真的很难理解这种毫无证据毫无逻辑的理论是怎么在她头脑里扎下这么深的根的,并且让她没法听进任何科学的解释。她在帮朋友向我咨询病情的时候就觉得我是个医生,但是在坐月子这件事上就忽略了我是个医生这件事了?

我婆婆虽说在坐月子这件事上更加传统,但毕竟由于是我的婆婆,我不同意她也不好对我说什么。我妈就不一样了,她可以说我,可以给我脸色,可以对我大发雷霆。现在经过我俩的反复斗争,我们都对彼此做了一些妥协。比如在我向我妈讲解了新生儿黄疸的知识以后,她会主动每天把儿子搬到窗边晒晒他的小屁股;她会默许我和老公出去小小的散一下步;她已经让我看电视了,也在我的讲解下明白了新生儿的小手小脚凉凉的是正常现象。每次在我怒火中烧的时候,我就不停地告诉自己,妈妈这时爱我和爱她的小外孙,而这些行为都是她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做法。她不辞辛苦放弃在国内舒适的生活跑来帮我起早贪黑照顾儿子,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无他,沟通,耐心,这是儿子给我带来的新的修行。

 

儿子出生这一周

呼呼呼呼呼,终于有时间闲下来说说过去的这一周了。

4月14日周六早晨,我的儿子出生了。这篇主要想记录一下生产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我的预产期过去好几天之后,儿子还在我肚子里悠哉游哉地晃荡,根本没有要出来的意思。我也毫不着急,因为我知道预产期后7-10天都是相对安全的时间,而且我感觉也挺好,没有丝毫不适。

4月13日周五,我又一次像以往一样去妇科门诊做常规检查。由于我已经过了预产期,每次去都要做一个胎心监测。上一次胎心监测不到三分钟就出现了两次加速(正常是二十分钟内至少出现两次心动加速),轻松达标。这一次,我等了二十分钟,一次加速都没有,护士过来让我翻个身继续检测,又过了十来分钟,还是没有动静。于是我被请去了超声室做一个叫biophysical的检查,就是用超声来探查胎儿的胎心、四肢活动、肌肉张力、和胸廓起伏运动,这四项加上之前胎心监护一共五项,每项2分,共10分,8分达标。技术员小妹拿着探头在我肚子上等了整整三十分钟,期间让我翻来覆去好几次,在漆黑的超声室里等待着宝宝的小小一动,等得技术员都头一点一点地打起了瞌睡。30分钟一到,技术员小妹一个鲤鱼打挺从瞌睡中醒来,收起了探头,头也不回地走出超声室,留下一句“医生一会儿会过来”,剩下我和妈妈在超声室里不知所以。不多久医生进来了,她一进门我就感觉情况不妙,因为她脸上带着一种标准的”deliver bad news”的表情。她坐下来开门见山对我说到:“You are going to deliver tonight.” (你今晚必须生)。然后她解释说我因为胎心没有加速已经超声下没有见到呼吸起伏,所以只有6分,需要立即催产。我问:“那我还来得及回家拿我的待产包吗?”她说:“恐怕来不及,你直接去医院吧,我已经和住院部登记好你的名字了。”

从门诊走去住院部的路只有8分钟,感觉上却是很长很长。一开始我还颇不以为然,因为在去做测试的路上我还能感到肚子里的宝宝在不停地动,所以我打心底认为一定是宝宝在测试的时候睡着了,但是我的妈妈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愁眉不展,充分流露出她的负能量性格,不停地长吁短叹好像天塌了一样,如此这般弄得我也紧张起来。我妈妈在超声室里就给腾仔打了电话,电话里她也说不清楚状况,只是一个劲着急的说“宝宝不太好,宝宝不太好”。

下午五点我们到了住院部,登记以后便去了等候区等待入住。等了很久很久(此时我已经没有时间的概念了),期间腾仔来了,从家里带来了我早早准备好的待产包,当然也带来了很多安慰和镇定。

之后我被收进了PETU(产前观察室),脱光光换上了病号服,装上了持续胎心监护,抽了血,手臂上埋了静脉留置针。晚上7点,助产士进来检查我的宫颈,已经开了3厘米了(然而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另说一句,检查宫颈真痛啊!!!显示屏上显示肚里的宝宝有很规律的胎心加速(虽然没有常常超过160,但从图上看也是有规律的加速着)。护士和助产士都安慰我们宝宝状况目前一切正常,我妈妈的眉眼这才舒展开了。看着监护仪上显示的宫缩,我才发觉原来过去几周我就有宫缩了,只是我一直把宫缩一直误认为了宝宝在活动。

这时的室外是费城经过一整个漫长的冬天之后绽放开来的一泻春光,是这几个月来最暖最惬意的一天。花儿都开了。我可以想象大街上的人们正下了班在阳光里走着,计划着一个美妙的周五夜晚。而此刻我躺在被显示屏围绕的病床上,耳边是咚咚咚的胎心,心里想着:“这就开始了?”

晚上8点,助产士往我宫颈口塞了一粒misoprostol 来软化宫颈。三个小时过去了,好像宫缩强度并没发生什么变化。然后我被灌了1升生理盐水,就挪去了产房,准备打催产针pitocin和上硬膜外麻醉。顺便说一句,这家医院的产房非常舒适,几乎有我家这么大,有一张大大的舒服的沙发床可以给家属睡觉。

半夜12点,打上了催产针,宫缩开始更加规律和强烈了。幸运的是我仍然没有感到明显的痛感,只是感到了子宫收缩时的压迫感。我在静静的夜里耐心等待着,一旁妈妈和腾仔已经打起了呼,而我没有任何睡意。一方面阵阵宫缩烦得我睡不着,另一方面,我心情复杂地在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凌晨5点左右,宫颈开到了5厘米,麻醉师来给我打了硬膜外麻醉。这一环节基本上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痛的了,尤其是第一次探针进去的那种酸爽感。硬膜外上了以后,下肢渐渐感到热热的,护士说这就是药效开始了。热热的感觉渐渐变成麻麻的感觉,一直到大腿,皮肤还是有触压觉,腿可以动,但就是没有痛觉了,真的很神奇。等到药效上来以后,护士给我插了导尿管(没有什么感觉),然后逐渐上调了催产针的剂量。期间作为麻药的副作用,我的血压一度降到80/50,与此同时我感到了头晕和恶心(亲身体验一下低血压的症状还是不错的,有助于理解我的病人),护士给了我两升盐水和一剂静脉升压药,血压趋向稳定。

周六早上7点,宫缩越来越频繁和强烈,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任何痛觉了,宫颈这时已经顺利地开到了9.5厘米。这时我感到肛门部有种下坠感,想要排便的感觉,助产士说如果这种感觉一直持续,或者不由自主地想用力的时候,就是生的那一刻了。她们还给了我一个葫芦形的瑜伽球,让我侧躺着把球夹在两腿中间有助于骨盆打开和胎头下降。此时我还感觉非常轻松,一边愉快地刷着豆瓣。

早上9点多,持续的排便感来了!我叫来了助产士。宫口此时不负众望已开全,胎头下降+1,时候到了!助产士叫来了助产护士和儿科护士,推进了一台上面放着各种钳子的小车,撤掉了导尿管。她们换上无菌手术服,护士开始给我讲解用力时的动作:当宫缩开始的时候,上身向上,两手抓住大腿,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气用力向下像排便一样,持续10秒,然后迅速吐气吸气再屏气10秒,如此一共三次。宫缩间歇躺下休息。她们告诉我,初产妇这个时候可能需要用力1到4小时不等,所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全身放松。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发力了!我只用力了第一下,助产士就说我绝对不需要一小时这么久,因为已经可以看到胎头了。我持续用力,使出了全身的劲,憋到几乎大脑缺氧,整个脑袋都憋麻了。过不了多久,还在宫缩间歇期休息呢,助产士说要不你再最后是一把劲,宝宝马上就出来了。我气沉丹田又拼命地使了一把劲,只感觉身下有一坨东西滑了出来,紧接着是那划过整个世界的的“哇”的一声,我的宝宝出生了!护士把这满是粘液的小东西放在我的胸前,我莫名涌起了一阵眼泪,紧紧抱着这个蠕动的小家伙。后来我才知道我只用力了14分钟。助产士说她们的初产妇生产记录是8分钟,我已经相当接近了。

宝宝生下的第一个小时是skin to skin time,然后才会被抱到小暖床上做体检。我抱着这个小家伙,不停地盯着他看。感觉很熟悉又恨陌生。他很安静地在我怀里躺着,不时扭动一下小小的身躯,全身都很软很暖。此时我有一种很禅定的感觉,没有格外的激动,却是一种非常心平气和的安定感,还有一种“终于生出来了”的放松感。助产士在为我缝着二级撕裂的阴道,我也没有感觉,只是静静抱着我的小宝宝,说不出话。他长得这么漂亮!这么可爱!长长的眼梢,尖尖的下巴,浓密的头发,嘟嘟的嘴巴,圆圆的鼻子。才几分钟前他还在我的肚子里!这十个月在我的肚子里的就是他!平时踢我肚子,挤我膀胱的就是这个小家伙,现在终于见面了!几个月前我还躺在地板上哭,不想要的这个小家伙竟然这么可爱!我又一次觉得老天待我不薄啊!腾仔也一直嘟囔说没想到他自己长成那样竟然可以生出这么可爱的宝宝(哈哈)。后来腾仔说他在接到我的电话时正准备刷手进手术室,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跑去值班室哭了起来,默默向老天祈祷孩子能健康活着就行。现在看到这么健康可爱的宝宝他也充满了感恩。

一个小时后,宝宝被抱去房间另一角的小暖床,量了三围,按了小脚印,打了维生素K针,涂了眼药膏。过了一会我的麻药消了,护士和腾仔小心地扶我去上厕所,此时发生小小的presyncope一次(也非常有助于我对我的病人的理解)。之后护士每隔一会儿就来检查一下我的子宫,确保回缩至中位。早上十一点多,我抱着宝宝,像个胜利的战士,被用轮椅推出了产房,回到了我的病房。

至此,我的生产过程告一段落。我感觉我的生产过程可谓非常顺利。全程几乎零疼痛(除了打硬膜外麻醉时的一点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此前我对生产最大的恐惧就是疼痛,我只祈求疼痛可以少一些,没想到此次生产几乎没有感觉到疼痛。我真心感到硬膜外麻醉简直是上帝赐予女性的礼物,让女性免除了生产带来的剧烈疼痛和恐惧感。听说国内很多公立医院都不提供硬膜外。我有朋友在协和生产,她说就连协和也不提供硬膜外麻醉(除非去国际部生,really?)。这真是非常遗憾的事。硬膜外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只是需要更多一点的人力和体征监测,而中国的普通公立医院由于患者群体大,恐怕只是无法提供更多的人力。另外,我庆幸我的生产时间非常短,只用了14分钟。这也打破了之前我听说的用了硬膜外就会失去知觉使不上劲的说法。硬膜外只是去除了我的痛觉,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宫缩以及控制我的骨骼肌运动。我觉得的生产时间这么短的可能原因一是我非常理解并严格遵守护士教我的用力方法,二是得益于我平时每天走路至少一小时(当然走路这点由于并没有对照,所以也没法说明一定对我的生产有帮助)。

与顺利的生产相伴随的是恐怖的产后事件。请听我下回分解。

什么都可以和育儿扯上关系之:过节

这周二是万圣节。那天我下班路上经过一个住宅区,小朋友们正穿着奇装异服挨家敲门进行trick and treat,非常可爱。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以后我的孩子到底要不要过万圣节,或者圣诞节、感恩节,任何一个西方节日。

我是一个对任何节日或者纪念日或者仪式都不太过敏的人。我甚至记不得我是哪一天订婚,哪一天领证。很多中国传统的节日随着我长大已经逐渐失去了本该具有的重要性。也可能是和我高中起就在外地上学有关。从那时起很多传统节日或者家人的生日都因为我一人身在异乡不方便回家而变成了普普通通的一天。我知道有的人是天生的生活爱好者,即使一个人也能把一个节日过得很隆重。有的人租着简朴陋室也能花心思把家布置得很漂亮。我好像不是这样。我妈和腾仔不止一次批评我生活不讲究,邋邋遢遢,懒洋洋。对中国节日都如此不在乎,那就更别提西方节日了。

但我似乎并不能控制我的小孩想过什么节日。他会在美国的文化里长大,势必会跟着要过各种美国的节日。我不想他觉得被排斥。但很多节日气氛的营造是需要家长赞助的。比如要过圣诞节,就要去买圣诞树,就要在家里放上一些基督教小饰品,就要给他玩圣诞老人袜里藏物的把戏。这些我是不太屑于弄的,但是为了孩子我可能不得不去弄。并且为了他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我还要弄得比别人都精彩一点。万圣节也是一样,如果他的同学们都穿着奇装异服在那一天去上课,我可不忍心让他成为唯一不打扮的那一个。

但同时我又不想让他忘了自己的中国血脉。没有了周围的中国环境,我很怕他长大以后成为我最讨厌的那种ABC,所以我得让他过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尽管我自己从来不过这些节。但这样岂不就便宜了这小子?他可以过别人两倍数量的节,收到两倍数量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