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一点点-德国三

 

 

     德国人对自己历史的态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尊敬和学习。

       在柏林市中心,距勃兰登堡门不到300米的地方,树立着2700多根灰色混凝土石碑组成的犹太人大屠杀杀纪念碑林;往前不远处一座巨大的建筑内是一座表现法西斯主义暴行的母子雕像;往南不远盖世太保总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昭示这个恐怖组织的过往罪行;而在德国历史博物馆,一个有关希特勒生平的特展正在进行。这是德国,一个犯过滔天罪行的国家,能对自己的历史不遮掩,不避讳,坦坦然然地在城市最中心的地方开放给全世界的人参观。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被告知自己国家的过去,并且知道这些错误如果不被了解,就有再犯的可能。我问过的所有德国人,他们都告诉我对于纳粹的历史,忘不了,痛恨至极。但这并未因此给德国人带来些许对祖国的厌恶感。对那段历史的痛恨似乎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背着这样沉重的历史枷锁,他们依然创造出战后的经济神话,并迅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正轨。又是这样一种坦荡,让对于前不久新纳粹申请的游行,经过德国议会长时间的激烈辩论之后,在最后一分钟得到批准。

       我对一个德国朋友说,“希望我的祖国也能像你的祖国一样对她的人民更诚实一些“。德国朋友说,“战后的德国也经历了一段不能直面历史的时间。面对创伤,要给自己的祖国一点时间。”亲爱的祖国,我们都做好准备了,你,准备好了吗?

 

 

 

 

     德国人对自己历史的态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尊敬和学习。

       在柏林市中心,距勃兰登堡门不到300米的地方,树立着2700多根灰色混凝土石碑组成的犹太人大屠杀杀纪念碑林;往前不远处一座巨大的建筑内是一座表现法西斯主义暴行的母子雕像;往南不远盖世太保总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昭示这个恐怖组织的过往罪行;而在德国历史博物馆,一个有关希特勒生平的特展正在进行。这是德国,一个犯过滔天罪行的国家,能对自己的历史不遮掩,不避讳,坦坦然然地在城市最中心的地方开放给全世界的人参观。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被告知自己国家的过去,并且知道这些错误如果不被了解,就有再犯的可能。我问过的所有德国人,他们都告诉我对于纳粹的历史,忘不了,痛恨至极。但这并未因此给德国人带来些许对祖国的厌恶感。对那段历史的痛恨似乎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背着这样沉重的历史枷锁,他们依然创造出战后的经济神话,并迅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正轨。又是这样一种坦荡,让对于前不久新纳粹申请的游行,经过德国议会长时间的激烈辩论之后,在最后一分钟得到批准。

       我对一个德国朋友说,“希望我的祖国也能像你的祖国一样对她的人民更诚实一些“。德国朋友说,“战后的德国也经历了一段不能直面历史的时间。面对创伤,要给自己的祖国一点时间。”亲爱的祖国,我们都做好准备了,你,准备好了吗?

 

 

幸福的普通人- 德国二

 

    德国的街头,每一个行人嘴角都是挂着笑意的。不论是在自家门口铲雪的,带着孩子遛狗的,还是街头卖香肠的,只要和你有了眼神接触,大多都会满脸喜悦地和你打招呼,很少会看到那些茫然的、焦虑的、或是淡漠的表情。他们的心是时刻对外敞开的,路人皆似友邻一般,而我的心,那颗对陌生人总是第一时间不由自主地产生防御感的心,也似乎被解放,渐渐欢快了起来。喜悦感需要什么理由吗?这里的人告诉我,喜悦感无需理由,像是生活的基调似的,莫名地感到美好。而之前,我是太需要一些理由来让自己高兴起来了。克莱沃的市区有很多小商店,我常常怀疑在这样一个街上时常见不到人的小城里,一家小店一天能卖出多少个面包,多少杯咖啡。但店主们照样每天早上开开心心地把商品一样样摆出来,摆成非常精美的样子,到了晚上再开开心心地一样样收起来。我想,在这过程中,他们是幸福的。一个成功的国家,就应该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最普通的人都感到幸福,感到被尊重。

这幸福感来自哪里?也许社会的发达程度会影响人民的心理。在一个具有比较健全的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在一个能用制度保障人民安全感的国家里,大家对生活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也不用为温饱和住房发愁,理应具有更多的幸福感。但这显然又不全来自于物质,因为一个德国街头小贩的收入并不比上海写字楼的一个普通白领高多少。宗教对德国人有很大的影响。德国是天主教的重要教区,虽然先今许多德国人并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天主教所倡导的爱与谦忍,对生活的感恩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观。今天的中国,大多数人并没有信仰,没有一个毕生追求的精神性的终极目标,大多为了讨生活而终日忙碌。谁知讨得了生活,还有更好的生活要去讨。而身边的不均富状态,似乎让人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一种终身虚幻的斗志满满。物质的生活没有止尽,如果物质变成了信仰,那么它带来的就是终身的不快乐。

 

 

    德国的街头,每一个行人嘴角都是挂着笑意的。不论是在自家门口铲雪的,带着孩子遛狗的,还是街头卖香肠的,只要和你有了眼神接触,大多都会满脸喜悦地和你打招呼,很少会看到那些茫然的、焦虑的、或是淡漠的表情。他们的心是时刻对外敞开的,路人皆似友邻一般,而我的心,那颗对陌生人总是第一时间不由自主地产生防御感的心,也似乎被解放,渐渐欢快了起来。喜悦感需要什么理由吗?这里的人告诉我,喜悦感无需理由,像是生活的基调似的,莫名地感到美好。而之前,我是太需要一些理由来让自己高兴起来了。克莱沃的市区有很多小商店,我常常怀疑在这样一个街上时常见不到人的小城里,一家小店一天能卖出多少个面包,多少杯咖啡。但店主们照样每天早上开开心心地把商品一样样摆出来,摆成非常精美的样子,到了晚上再开开心心地一样样收起来。我想,在这过程中,他们是幸福的。一个成功的国家,就应该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最普通的人都感到幸福,感到被尊重。

这幸福感来自哪里?也许社会的发达程度会影响人民的心理。在一个具有比较健全的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在一个能用制度保障人民安全感的国家里,大家对生活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也不用为温饱和住房发愁,理应具有更多的幸福感。但这显然又不全来自于物质,因为一个德国街头小贩的收入并不比上海写字楼的一个普通白领高多少。宗教对德国人有很大的影响。德国是天主教的重要教区,虽然先今许多德国人并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天主教所倡导的爱与谦忍,对生活的感恩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观。今天的中国,大多数人并没有信仰,没有一个毕生追求的精神性的终极目标,大多为了讨生活而终日忙碌。谁知讨得了生活,还有更好的生活要去讨。而身边的不均富状态,似乎让人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一种终身虚幻的斗志满满。物质的生活没有止尽,如果物质变成了信仰,那么它带来的就是终身的不快乐。

 

艺术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德国一

 

中国的年轻一代总像是背负太多,心事重重的样子。低头快步疾走是大城市街头的常态速写。日子总像在赶场子,忙着把一件事做完,再匆匆赶赴下一件。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生活都没有过好,哪有功夫去谈艺术?当我们都在抱怨城市里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建筑让城市失去了地域性,欧洲却始终非常执着地保持着城市原本的历史和艺术气息。在德国,即使大半的城市都源于战后重建,那些重建后的市区仍保留着之前的风韵。城市的天际线是多样而统一的,街道也是质朴却充满动人的细节。在我去过的那些医院里,墙上挂着格式风格的油画和版画,各式雕塑和小摆设随处可见,有浅色带花纹的木质楼梯,或者是用一整面摆满了各种玩偶的大柜子装饰的接待前台。在亚琛大学的医院里,墙面和地毯都是彩色的,一进门是一匹彩色的雕塑马,而整座医院更是被设计成了一种后现代的工厂风格。大楼被大红和亮黄的各式外露管道包裹,进入医生的诊室需先打开一扇通往车间的银色金属门,这种风格一直是各界褒贬不一的评论。且不论它到底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好或坏的影响,能为一所医院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本身就说明了一种态度,一种艺术生活的态度。

在欧洲许多城市的街头散步是一种享受。房屋、路灯、城雕,处处都是用心的设计,甚至每一户人家的窗台,都是一个个不同风格的精美橱窗。那些盆栽、挂饰、彩灯,无一不体现着主人的情趣。我最最讨厌大学里那些粉刷得雪白的墙面,那种带着一根金色金属丝的楼梯台阶,办公室里永远是80年代式样的木头办公桌。医院里,永远是没有人情味的装修,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装修,水泥柱子,玻璃吊顶,自动扶梯闪亮亮,有人告诉你这叫现代化大楼。而且,你永远无法去责备什么,他们会告诉你,工期太赶,资金不够,赶着要交付使用,工程质量好就是万幸,谁还来管你好不好看呢。而你永远也无法统一人们对美的认识。或许那种仿造的罗马柱,那种冰冷的大理石台面,那些耀眼的铝合金,在很多人眼里是很美的呢。在这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再是万能的借口。艺术品味是在各个阶层都可以用不同方式得以体现的,即使是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国际化都市,城市规划也很难说是具有艺术审美的。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除了那些用钱买品味的,也很难说是充满情趣的。而身边正层出不穷的各种疯狂的病态社会现象,离荷尔德林所说的那种“诗意地栖居”,到底还差多远呢。

 

 

中国的年轻一代总像是背负太多,心事重重的样子。低头快步疾走是大城市街头的常态速写。日子总像在赶场子,忙着把一件事做完,再匆匆赶赴下一件。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生活都没有过好,哪有功夫去谈艺术?当我们都在抱怨城市里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建筑让城市失去了地域性,欧洲却始终非常执着地保持着城市原本的历史和艺术气息。在德国,即使大半的城市都源于战后重建,那些重建后的市区仍保留着之前的风韵。城市的天际线是多样而统一的,街道也是质朴却充满动人的细节。在我去过的那些医院里,墙上挂着格式风格的油画和版画,各式雕塑和小摆设随处可见,有浅色带花纹的木质楼梯,或者是用一整面摆满了各种玩偶的大柜子装饰的接待前台。在亚琛大学的医院里,墙面和地毯都是彩色的,一进门是一匹彩色的雕塑马,而整座医院更是被设计成了一种后现代的工厂风格。大楼被大红和亮黄的各式外露管道包裹,进入医生的诊室需先打开一扇通往车间的银色金属门,这种风格一直是各界褒贬不一的评论。且不论它到底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好或坏的影响,能为一所医院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本身就说明了一种态度,一种艺术生活的态度。

在欧洲许多城市的街头散步是一种享受。房屋、路灯、城雕,处处都是用心的设计,甚至每一户人家的窗台,都是一个个不同风格的精美橱窗。那些盆栽、挂饰、彩灯,无一不体现着主人的情趣。我最最讨厌大学里那些粉刷得雪白的墙面,那种带着一根金色金属丝的楼梯台阶,办公室里永远是80年代式样的木头办公桌。医院里,永远是没有人情味的装修,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装修,水泥柱子,玻璃吊顶,自动扶梯闪亮亮,有人告诉你这叫现代化大楼。而且,你永远无法去责备什么,他们会告诉你,工期太赶,资金不够,赶着要交付使用,工程质量好就是万幸,谁还来管你好不好看呢。而你永远也无法统一人们对美的认识。或许那种仿造的罗马柱,那种冰冷的大理石台面,那些耀眼的铝合金,在很多人眼里是很美的呢。在这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再是万能的借口。艺术品味是在各个阶层都可以用不同方式得以体现的,即使是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国际化都市,城市规划也很难说是具有艺术审美的。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除了那些用钱买品味的,也很难说是充满情趣的。而身边正层出不穷的各种疯狂的病态社会现象,离荷尔德林所说的那种“诗意地栖居”,到底还差多远呢。

 

小动物一样的女人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叫做“森林系”的新词,理解了一下以后,便忙不迭地想把自己划为这一类的女孩。

但总觉得网络上的定义多少有点留于表面,比如她爱穿麻布无牌宽大衣服啦,手拿相机到处拍啦,之类。也想起几个看似红尘,却深得“森林系”精髓的女孩,以及几个喜欢对着“森林百科全书”装扮自己,实则俗不可耐的人。

我想了想,我喜欢的女人,是“像小动物一样”的。小动物一样的女人,是非常敏感,坦诚不造作,但也易受伤。不管穿怎样的衣服,多吓人的高跟鞋,她们的心都离地面很近。由衷地爱自然,爱生命。永不失童真和孩子般的顽皮。很友好,但不擅与人保持过近的距离…

女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受伤,会失望,会放任,会被世道牵着走一阵,有的会渐渐变得令人讨厌;但还有一些,当她们变成很老很老的老妇人,虽然皮眼皮耷拉,五官迟钝,角膜混浊,但她们的眼神,仍然像小动物一样敏锐,清新。我愿这世间混浊的东西不要在女孩子们身上留下太多痕迹,而向内,向生命,向外,向自然,去求一个真实。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叫做“森林系”的词。

但觉得网络上的定义多少有点留于表面,比如她爱穿麻布无牌宽大衣服啦,手拿相机到处拍啦,之类。也想起几个看似红尘,却深得“森林系”精髓的女孩,以及几个喜欢对着“森林百科全书”装扮自己,实则俗不可耐的人。

我想了想,我喜欢的女人,是“像小动物一样”的。小动物一样的女人,是非常敏感,坦诚不造作,但也易受伤。不管穿怎样的衣服,多吓人的高跟鞋,她们的心都离地面很近。由衷地爱自然,爱生命。永不失童真和孩子般的顽皮。很友好,但不擅与人保持过近的距离…

女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受伤,会失望,会放任,会被世道牵着走一阵,有的会渐渐变得令人讨厌;但还有一些,当她们变成很老很老的老妇人,虽然皮眼皮耷拉,五官迟钝,角膜混浊,但她们的眼神,仍然像小动物一样敏锐,清新。我愿这世间混浊的东西不要在女孩子们身上留下太多痕迹,而向内,向生命,向外,向自然,去求一个真实。

备份小感

以一天一个月的速度备份着以前的日志,一边愉快地看着。

看五年前的自己,还是有很大的变化。那时候的自己,开心和难过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那时候的日志,漫山遍野出现着一个字,那就是“我”。

“自我”在我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啊。那时候,毫不放过任何一丝心里的小小感受,也豪不难为情地博取着每一个人的爱与赞许。

那时留言的有许多好朋友,有的至今都是贴心的朋友,有的已经淡去,有的至今都没见过真人,而那个不时冒个泡出来留言的小抠抠,现在都已经为人妻了。

 

以一天一个月的速度备份着以前的日志,一边愉快地看着。

看五年前的自己,还是有很大的变化。那时候的自己,开心和难过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那时候的日志,漫山遍野出现着一个字,那就是“我”。

“自我”在我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啊。那时候,毫不放过任何一丝心里的小小感受,也豪不难为情地博取着每一个人的爱与赞许。

那时留言的有许多好朋友,有的至今都是贴心的朋友,有的已经淡去,有的至今都没见过真人,而那个不时冒个泡出来留言的小抠抠,现在都已经为人妻了。

 

Healer’s Art

尽管作为准医生,对于疾病,我已然已开始有了顺应的意味。

很多很多病,几乎是绝大半的病,是身体自发的混乱状态。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准确预知并逆转那些自然灾害一样,只要身体主动点燃混乱的导火索,我是不相信凭借人的力量可以去逆转它的。
没有念医之前,也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医术已经很精湛,科技已经很发达,当医生说到一个【治疗方案】的时候,一定是一个非常精准有效的方案。疾病总是有希望。痊愈是应该的,治疗无效只是没有遇到足够好的医者。
现在,我开始发觉,那些术式,药理机制,治疗方案,几乎都是那么直接,和生命本身的复杂性相比,甚至可以说是粗陋的。有的是控制症状但对病因无可奈何,有的是好坏通杀,有的是退而求其次。看这样子,似乎是一旦身体自发地出故障,就很难再回复到最初了。
但最初又是什么,是谁规定了我们的身体本该是什么样的。
生命这个东西太妙,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完全掌控着它,但是,你可能够阻止自己基因突变,可知道自己的大脑里到底在发生什么变化?看上去,这就像是,我们的身体里,住着另外一个生命,它被莫可名的自然规律控制着,我们却几乎不了解它。我们用大脑思考和改变命运,我们却对【大脑】这玩意知之甚少,这听上去有多搞笑!
所以,我的意思是想说,生了病,如果这病不是因为你的恶劣生活习惯,或外伤,或接触了传染源之类引起的,那么就知天命吧。没有谁可以对抗自然。而学会顺应,恰恰是人所难达到的状态。医者的任务,除了治疗那些人为因素引起的毛病以外,很重要一项的是要教会病人如何顺应天意,坦然接受自己的这一份生命。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况且,连许多医生自己,也无法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质,无法坦然面对死亡。更甚,谁会愿意来听你的这些废话呢,他们会扬长而去,投奔下一个给予他们希望的医生。
现在的情境下,很少人可以做到这样。但我知有。北美的一些医院对于临终病人,有由主治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神父和家人共同组成的团队,陪着他们坦然走完最后一段。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至少,在你手里的病人,要让他们知道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无助,有人陪伴他们,正和他们在同一战线上,帮助他们对抗痛苦。
以上,混杂着我对死亡专题阅读的第一本——《论死亡与面对死亡》的些许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