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

夏天渐渐接近尾声了。今天的天气挺凉爽的,我们下午去树林里骑车。宝宝有一个自己的小座位,安在自行车的横杠上,这样他可以没有遮挡地观看前面的景色。我小的时候,爸爸们通常也在自行车横杠上有一个这样的座位,一般是木制的。这样的座位好像现在很少看到了。

我是希望能带孩子再多接触一点大自然,比现在更多一点。但我也实在是不知道在酷热的夏天里怎么才能更舒适地接触大自然,以及在我们这个蜱虫的重灾区,夏天去野外总是疑神疑鬼觉得蜱虫会粘在身上。

所以开辟后院小菜园是个替代选项。今年的收成着实不错。我种了两种番茄、两种青椒、茄子和西葫芦,每样都有持续且丰厚的产出。我几乎可以做到这两个月来每天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至少都有小番茄吃)。这仅仅是一个露台上的盆栽菜园哦。但目前为止我对明年继续这个菜园的唯一迟疑是:虫子!是的,这个菜园给我招来太多各路大小虫子了。之前的日记写道了我开始以来遭遇的各种虫子。因为这个原因,我忍痛把所有的西葫芦都扔掉了。但我之前从不惹麻烦的青椒和番茄又开始作妖了,肥大的青虫!天啊,要说让我吓到浑身战栗汗毛直立的,还有什么比肥大的青虫更恐怖的呢!而且我们这的青虫,直径有我大拇指这么大。那天我去摘番茄,手伸向番茄的一刹那看到了那玩意,在烈日下全身一下子冰冻僵直。那条巨大的青虫,全身还竖满了一颗一颗足以让密集恐惧症晕倒的白点点,好像变异虫一样。我再仔细一瞧,我的整株番茄树上爬满了八九条这样的变异青虫。我情急之下拿起剪刀把这些青虫挑起来,然后一边扔到露台外一边在扔的瞬间用剪刀把它拦腰剪断。那些青虫,在被我挑起来的时候,还从嘴里吐出一些绿色的液体,好像在宣誓不满。我整个头皮发麻。

对不起,青虫。其实它这种令人恶心的特质是人为被加上去的。对它自己来说,它只是一个生物,和我一样的生物,在一个它认为适宜生长的地方讨生活。我儿子就对青虫没有什么本能的厌恶感,还想去摸摸亲亲。但我想,对虫子产生一种厌恶感,可能一定程度上还是应该的,在进化过程中很多对虫子无所畏惧的人,可能已经早早消失了。

后来我查了一下那些竖起的白色颗粒的信息,发现竟然是我以前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现象。有一种蜂,爱把卵产在青虫的身体里,卵孵出的小虫就用青虫的身体作为食物,然后在青虫的身上结茧,我看到的那些白色颗粒就是这些小蜂的茧。青虫一旦被这些小蜂卵粘上,就失去了蚕食树叶的能力,沦为了一条活的提供食物的临时住处。看到这样的青虫,其实不必去处理,让那些小蜂自然破茧,又可以去攻击其他的青虫。

好吧,知道了这个信息,我对那条变异青虫好像也没那么害怕了。

当下

那天一个八十几岁的老爷爷让我给开点伟哥。我问他,你有什么抑郁症状吗?你还有性冲动吗?他说,小姑娘,你试着去问一下你爸爸妈妈,他们对对方还有性冲动吗?我老伴八十多岁了,她的身体不再是年轻时的样子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最近看了很多在疫情里憋出抑郁、憋出焦虑的人。很多年纪很大很大的人,因为疫情不敢出门,整天待在家里。疫情之前还能经常处去走动走动活动一下筋骨,结果疫情待在家让他们本就残存不多的机体功能加速退化。

时时刻刻活在当下是最近经常读到思考到的一个状态。必须时时刻刻对此时此刻的内心有关照。要不然时间很容易一眨眼就溜走。比如这会儿写网志的时候,就得时不时提醒自己,我现在在写网志,这段时间用来写网志。要不然手没多久就会下意识去摸手机,打开微信,然后一晃神,就刷了二十分钟的小红书。要经常时不时地问自己,此时此刻在做什么呢?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做吗?对现在这个状态满意吗?现在这个状态,指的不是这一个月这一周的状态,是这一秒的状态。因为一天中有太多太多时间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溜走的。想陪着宝宝玩其实是坐在那里发呆,想看看书放松一下其实是刷起了手机,想睡觉其实却赖在电脑前不知道干什么。

另外可能要改变一个观念。以前觉得多线程做事是一种特别有效率的习惯。现在反而觉得有些时候多线程做事反而让每件事情的质量都有所下降,分心太多,反而一事无成。有时如果手上只在做一件事情,反而会觉得惴惴不安、虚度光阴。即使在写毛笔字,也要一边电脑里开一个电视剧。或者即使在电脑上听老师讲课,也要一边用手机刷刷这刷刷那。或者即使是在陪宝宝玩,也要一边戴着个耳机听听播客。结果是心很乱,什么也没有做好。

最近看了很多电视,《三十而已》《乐队的夏天》《乘风破浪的姐姐》《这就是街舞3》。我发现自己疯狂地爱上王一博了。满脑子都是他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英俊小脸和跳舞时潇洒不羁的身姿。他还会玩滑板,开赛车,玩乐高。舞跳得真好。简直是令人尖叫的完美男友。我沉迷了。原来小鲜肉不仅是靠颜值和人气的。人家是真正有两把小刷子的。(生儿子想生王嘉尔那样的,会说英语韩语普通话上海话,会击剑的,会对妈妈发嗲的)。这个节目里的三个小鲜肉,说起跳舞都还是非常真诚地热爱的,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让我不禁刮目相看。而且,跳起舞来,是真的好看。我的少女心都荡漾起来了。

种菜和做菜神器

好吧,种菜并不是只是浪漫情怀,朝暮中提着洒水壶优雅浇水的身姿,以及亲子共同采摘丰硕果实的温馨画面。种菜还意味着要处理害虫!要强忍着恶心和把整盆菜扔掉的冲动把那一粒粒黄色的虫卵摘下来捏爆,要捂着鼻子一片一片叶子喷药,还要面对疯狂生长、有可能早饭午饭晚饭三顿都吃一样的菜并且把邻居家都送了一遍也仍然会剩下许多不知如何处理的西葫芦。好吧,我事先并不知道西葫芦的长势如此疯狂,区区两株就可以满足全家整个夏天对西葫芦的需要。而我有十二株……我也没有预料到虽然我种了一大堆《斯卡保罗集市》那首歌里唱的那些香料植物,并且它们也长疯了,完全实现了香料自由和小葱自由,但我平时做菜其实并不太用到这些西洋香料。最多烤鸡腿的时候放点罗勒。我还是喜欢吃我们祖国的孜然味、花椒味和味精味……

说到花椒。我最近一段时间的做菜神器,就是花椒油!尤其是做蔬菜,任何蔬菜,随便一炒,放点生抽耗油,再淋上几滴花椒油出锅,寡淡的蔬菜马上变得国色生香。有一点点刺激的味道,但又不辣,反而把鲜味放大了,小孩也可以吃。

最近的两个小确幸

一个是JK罗琳继哈利波特之后终于又推出了一个新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哈利波特铁杆粉丝,但在这个乱象丛生的当今世界里,一位魔法界的女鼻祖新公开的一个故事还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这个故事目前正在免费在网络上连载。https://www.theickabog.com 每一集都非常短小,简直三分钟可以读完。目前来看很有黑暗童话的感觉,语言很适合睡前读给孩子听的那种。每天要上床睡觉时想到可以看两集就感觉微微的幸福甜蜜。

第二个是,经我的好友烂橘推荐,我发现我的一生挚爱陶喆竟然开始在youtube上推出vlog并且重出推特了!陶喆!我的爱!他的歌都太棒了!华语男歌手的最爱!(那…朴树怎么办)。感觉陶喆相对来说更加全面大气,词曲唱作演俱佳。而且相对于大部分歌曲的小情小爱,陶喆的歌题材非常辽阔,但又很接地气,社会议题也能有所涉及。而且陶喆给人很有男人味的感觉,让人很想有一种靠在他胸口听他唱歌的想法啊(星星眼)。听说他后来传出了私生活不好的事件淡出了演艺圈(具体不知道也懒得去查),但就歌本身来说仍然是一流的。记得大学有一年我生日,室友合送的礼物是陶喆的签售会门票,所以我有一张陶喆亲笔签名的专辑,以及和他握手和对视两秒的体验。现如今我的陶喆又回来了,感觉空气又甜了起来。最近几天的空虚感也因此淡化了不少。

幸福感爆表

今天体感温度非常舒适。晚上我抱着儿子去露台上睡觉。我靠在小躺椅上,儿子躺在我怀里。软软乎乎的小家伙睡着了,沉沉地呼吸着,很香。我抬头看着亮亮的北斗七星和弯弯的月亮。这个时刻我会一直记在心里。

近期流水账

继续坚持练习书法。从回炉上课至今已经重点学习了《峄山刻石》《张迁碑》《三坟记》《谦卦铭》《礼器碑》《曹全碑》《张猛龙碑》《勤礼碑》,略略临了《白氏草堂记》《宋武帝与臧焘敕》《汉简》《杨大眼》和《魏灵藏造像记》。书法好玩,真的好玩,写每一个碑都是与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古人对话。通过细细揣摩那一点一划、字间空间是怎么写成这个样子的,也是在玩味字背后的那些性格、人格。在社交媒体上,写书法似乎又变成一件时髦的事了,我觉得这特别好。而且,文房用品的坑好深啊,比买衣服鞋子可是好玩多了。

发展了新的爱好:园艺。我算是领会到为什么美国人对园艺这么热爱了,这真的是会上瘾的。我从窗台上的一瓶水插葱开始,现在正在逐渐发展壮大我的小盆栽菜园,目前种了西红柿、辣椒、西葫芦、草莓,还有很多香料和一些小花。现在气候温差变化还挺大的,所以黄瓜苗已经死了一批。每周末都像着了魔一样跑园艺店,每次去都忍不住剁手。我在露台上摆弄的时候,宝宝似乎也在一边获得了很多乐趣。他帮我搬运泥巴、挖土、浇水(浇水是他最喜欢的部份)。我们一起观察一粒种子渐渐冒出小芽,长成小苗,再生出越来越多的叶子,这种乐趣是那种电动玩具无法比拟的。

最近常常去一些附近的徒步路线散步。宝宝滑着他的滑板车,已经滑得很溜了,颇有人车一体的感觉,还经常忍不住玩特技摔一个大跟头,让我在一旁忍俊不禁。春天的树林太美了,大自然如此具有疗愈的效果,它让人保持一种昂扬敏感开放谦卑的状态。可惜我们这里并不属于风景优美的地方,徒步路线有限,也并不属于绝佳风景,只有一两条还算不错的。

 

《相信未来》勾起的情绪

那些勾起我情绪的歌手:

大张伟:想起初中时的我(还是小学时?)。花儿乐队第一张专辑出来,就把我迷住了。那种痞痞坏坏又会唱歌的男孩子可不正是那时候的我最喜欢的类型吗!而且歌词写的很棒!这样痞痞的看上去不爱学习的男生竟然是一个诗人!而且大张伟特别帅,真的很帅。那种朋克兮兮的感觉和我那时候爱听的所有校园民谣都不一样。

朴树: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我去2000年》的那张专辑一直都是我听得最多的一张,每首歌我都会唱。歌词写得太好了,太好了,是神给的作词笔吧。旋律也太美了,太特别的。《白桦林》还没火的时候我就听过它了,是为数不多的几首把我听哭的歌(另一首是阿牛的《阿牛和阿花的故事》,阿牛也是一生挚爱啊)。但这张专辑里除了最著名的白桦林,其他每首歌都非常好听,没有一首是打酱油的。而且,朴树也长得很帅啊!非常帅!

老狼:听到老狼除了《同桌的你》以外其他的校园民谣是比较后面的事。但一听就喜欢上了。《恋恋风尘》《晴朗》《虎口脱险》等等等等。老狼,还用说吗,无需多说,高晓松歌词的最佳演绎者。

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听到小娟是高中时的事。很平和安静美好带着笑的唱,世外桃源。高中时播放频率很高的一个乐队。

李玟:如果你问小学时的我最喜欢哪个歌手,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李玟。

胡海泉:至今还很清楚地记得小学时的一天在家看电视,是羽泉在唱《最美》,一下被击中了,立马出门去音像店买了专辑回来。《最美》这张专辑也是每首歌曲都好听,每首我都会反复听,都会唱。

最残酷的和最幸福的

最残酷的事是看着孩子长大。他在朝离开我的方向长大。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他离开我的那一天就更近一点。他从一个迷迷糊糊的婴儿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两岁小孩。他的大脑在以大爆炸般的速度理解着这个世界。他启智了。他的脑细胞正在疯狂地苏醒和连接起来。他常常令我感到惊讶,常常令我对生命和智慧感到充满敬畏。智慧是藏在生命里的,它正快速地自我解码中。两岁的小孩,开始整天念叨着小蝌蚪变成小青蛙;念叨着他以前在妈妈肚子里睡觉,后来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念叨着种子在土里睡觉,后来长出小芽小苗;小蚯蚓死了,小蚂蚁饿了。我只是随口一提的话,像火星甩在干草里,瞬间窜出熊熊的火苗。而两个月以前,他还只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的单音节词。

最近这几天有一种非常幸福充实的感觉。原因是看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这是由意大利作家费兰特写的四本书《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消失的孩子》。

(以下没有剧透)

这可能是这几年来(甚至是从我出生以来)最畅快的阅读体验了吧。上一次这样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是什么时候?我都记不得了。可能是读东野圭吾的那些长篇。但东野圭吾的小说都由非常强的故事主线支撑。而费兰特的这四本书则创建了更加复杂宏大深入的背景。每天我都在半夜两点睡去,第二天拖着沉重的眼皮起来,就是为了看这四本书。但它们读起来毫不令我疲惫。这些年断断续续看过一些好的小说,《繁花》、还有严歌苓的很多小说,但没有一部像“四部曲”一样如此令我着迷。翻译得很好,中文版读起来很流畅。这是发生在意大利南部的故事,故事背景和我相隔十万八千里,但却令我有极强的代入感。这小说里的所有人物,都有既让人爱护怜惜欣赏、又让人痛恨唾弃不齿的时刻。他们都如此真实,却又似乎把所有人的人生都活了一遍。这是一个女性视角的故事,主人公也是两个女性,所以可能女读者会更有共鸣。不知道男读者看了会有什么感想。

另一个有意思的小八卦是,作者费兰特是一个匿名作家,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她)到底是谁,在哪里,长什么样。他(她)从来没有公开露过面(一切通过他的经纪人)。甚至没人知道他是男是女,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写作小组。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在美国并没有好转的迹象,近日很多的新闻却让人更加不安。这个国家的未来扑朔迷离,我们都只能各自尽好本职,关心可以顾及的人,告诉自己要充满善意。不在抗疫一线,不到医院里面去看看人间惨剧,让人很能产生强烈的生死危机感,那些反对隔离要求复工的人是不是这么想的呢。不过我的病人却常常提醒我疫情还在那里,离每个人都很近。我最近看到了只是有点喉咙痛来看我(远程医疗)送检了一个咽拭子没想到是新冠阳性的小姑娘;看到新冠肺炎在重症监护室里插了管九死一生出了院来我这里随访的老奶奶;还有因为好友死于新冠并担心自己因为有基础病所以足不出户从而陷入严重抑郁和焦虑的中年人。微信群里的美国华人医生们每天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各自医院的疫情以及吐槽医院提供的防护装备,大家仿佛比以往更需要抱团取暖。

睡前歌曲

谢谢所有向我提供口罩信息的人。我只是想给自己少量买一点以备不时之需(我是属于心很大,什么都没有屯的人)。前两周在国内表姐的再三敦促之下(对,是她催我,一开始我还犹犹豫豫不要她给我寄)给我寄来了两箱口罩,我觉得按我们目前家里蹲的状况应该够了。诊所里大多已经改成了线上看病。前段时间医院号召我们所有的门诊医生报名去新冠确诊病人的呼吸门诊,但医院告诉大家目前装备物资都还够用。

不过对向我提供口罩信息的朋友们,我感到受宠若惊。谢谢你们。我不知道这个博客还有这么些不知名的朋友在看。我只是自己找个地方自言自语罢了。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这些朋友们平时一直默默地在远处观看着,很有默契地维持着一种宁静,但是在看到我有需要的时候就一下冒了出来。这让我这个习惯孤独的宅女感动极了。

关于睡前歌曲,在儿子刚出生的那几个月里,本着网上学来的要营造睡前“routine”的精神,我选了三首歌,《小星星》《Baa Baa Black Sheep》《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每天晚上睡前雷打不动每首唱一遍,最后说“宝宝睡觉了,妈妈爱你哦”。让后就走人。

这个方法有没有用,真不好说。因为自从去年七月份我国内回来以后,儿子的独立睡眠被彻底打乱,他又恢复了要我陪睡的习惯,在每天陪睡的挣扎中,这三首歌就渐渐失唱了。而且那时孩子很小,我没觉得他对歌声有什么特别的触动。

但渐渐的,最近几个月,他听到喜欢的固定几首歌曲(尤其是Maroon Five的歌)会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任何事情跳起舞来(甩头、扭屁股、蹲起),最近还开始说“妈妈看我”、“妈妈跳舞”。然后他听到放《小星星》的时候,会开始用萌死人的咬字不准的童音跟着唱。我知道音乐的小芽在这个小生命里面开始萌发了。

有一天晚上读完故事书他又在床上翻来扭去不睡觉,于是我开始给他唱歌。他一下子安静下来,眼睛在月光的反射下亮得真像两颗星星,定定地看着我。可能是在安静的夜晚唱歌有一种魔力吧,我都被我自己的歌声感动了。唱完一首,他说“哎要阿歌”(还要唱歌),不停不停地唱,我把我脑海里能背出歌词的歌搜肠刮肚全唱遍了。有时候唱着唱着他闭上眼睛好像睡过去了,但一曲刚唱完,两颗星星马上亮了起来,一张小胖脸凑过来,“哎要阿歌”。有时候唱到我老公来救场,我拖着沙哑的嗓子败下阵来,把儿子移交给老公进行暴力入睡 (我老公一般会很凶地说“躺下来!盖好被子!闭上眼睛!,然后坐在一边自己玩手机,只要儿子一睁开眼睛就对他吼“眼睛闭上!”。很凶残但是很有用)。

在安静的夜晚对着快要入睡的孩子一首首唱自己童年的歌,真的是太美好了,这就是诗就是美就是天堂一般的感觉。

歌曲的魔力真的很强大。比如我唱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这首诗现在让我背出来,用念的可能我会忘两三句。在唱的时候,有时候唱上一句的时候脑子里感觉下一句记不起来了,但是当旋律一跟上,下一句的歌词自然就随着旋律浮起来了。唱李叔同的《送别》也是这样,明明用念的可能背不下整首诗,但跟着旋律一唱,整首歌就完好无损地唱下来了。

目前儿子喜欢听的歌(即,我会唱的歌):

小星星

蜗牛和黄鹂鸟(不得不说这首歌真是太俏皮可爱了,轻快的旋律里短短几句讲了一个很可爱又颇有意味的小故事)

明月几时有(太美了,绝唱,诗歌本身没得说,旋律配得也极婉转极美)

送别(也是太美了,歌词和旋律,太美了)

橄榄树(常常唱到自己都被感动到了)

My Bonnie (这首歌是我生了孩子接触到了一批美国摇篮曲以后爱上的。经典,好听。我把歌曲里的Bonnie改成儿子的名字唱)

我有一头小毛驴(每次我唱到里面的儿化音,“驴儿”、“皮鞭儿”、“得儿意”,儿子就会咯咯咯大笑)

两只老虎(每次唱到押韵字“快”和“怪”我都会夸张加重唱,儿子就会咯咯咯大笑)

熊猫咪咪(童年经典。我以为我歌词全忘了,但第一句一唱起来后面的歌词就毫无阻碍地流淌出来了)

Itsy Bitsy Spider (也是生了孩子以后学会的经典美国歌。第一次在图书馆听的时候所有在场妈妈全体大合唱,我一句都不会唱,当场下决心当天就要把这首歌学会。很好听的旋律很可爱的歌词,可能相当于国内《上学歌》或者《小燕子》的地位吧)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说时候我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网上也查不到,我也并没意识到我会唱这首歌,但最开始当我在思考睡前三首歌该唱什么的时候,这首歌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潜意识里浮现到我的嘴边。经典摇篮曲,一线摇篮曲,摇篮曲中的一姐)

You are My Sunshine (这首歌是初中时学民谣吉他的时候学会的。那时候学了好多歌,很多都忘了,但这首能留在记忆里,总有它的理由)

Scarbourough Fair (特别适合晚上唱)

接下去的计划,是把台湾民谣和80年代的大陆校园民谣再复习一下。还想找找有没有其他由中国古诗词改编的旋律特别优美的歌曲。

插一个题外话

以前早上送孩子去托儿所,到的早的小朋友会坐成一圈吃家里带去的早餐。我一般都会带一个鸡蛋、一份水果、一个碳水化合物还有一盒牛奶。我尽量给他摆得漂漂亮亮的,还买了几个不同的小可爱饭盒轮流用。有一个小朋友每次去看到他的早餐就是一个Dunkin Donuts (美仕唐纳滋)的那种洒满糖霜的甜甜圈,而且还是直接装在DD的纸盒子里。我当时就心想,天啊,2岁不到的孩子,早餐就吃这个,这家长是有多不上心啊。后来看到这个小孩的妈妈,是一个胖胖的大大咧咧的女人,心里又想,果然妈妈也是个胖胖,这小孩照这么吃以后估计也是个胖胖,唉,这些人真是没救了。

刚才我在Face book上偶然从孩子托儿所的主页看到孩子班上老师的主页,然后看到老师几个月前发了一条文,说这个每天吃甜甜圈的男孩的爸爸几个月前因为癌症去世了,他的爸爸生前是个消防员。然后我又从老师的主页点进了这个男孩妈妈的主页,过去的几个月里,全部是写她陪着他丈夫化疗、放疗、入院、出院;然后变成筹办葬礼、筹集捐款;然后就是整页整页对丈夫的思念;然后就是重新找工作,开始在一个修车行工作,然后为自己的工作做宣传;然后就是疫情来了,车行关闭了。

我一下就哭了。还想抽自己的嘴巴。我无法想象这个妈妈经历了以及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同时他还带着一个和我儿子一样大的小孩。哪个妈妈不想给自己的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爱心早餐呢。这每天一个甜甜圈的后面,有多少无奈和愧疚,我无法想象。

所以我再一次提醒自己,赵越,不要对人有太多预设。我看到的现象后面还有更多我看不到的内幕。以及,要感激自己目前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