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Educated》

好书!好看!

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地热销书了吧。前两年走进每家书店,都有一本封面有一只铅笔的书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就是这本书是也。

不过和很多热销书比起来,它真的很有料。

这是一本自传。作者Tara成长在在一个非常封闭摩门教家庭。他的父亲极端仇视政府,病态且偏执地认为政府是撒旦派来用一切手段来迫害他们的。他不相信医学、不相信学校、不相信任何社会组织,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山区里,自给自足。他甚至认为世界末日很快会来临,于是疯狂地组织全家没日没夜地囤积粮食为末日做准备(后来Tara读书后根据爸爸的种种表现认为他符合双相精神障碍的诊断)。Tara从小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出生证、没有身份证,没有任何一纸可以证明自己存在在这个社会上的凭据。她唯一读过的书是摩门教的教义。她从小接受爸爸对他灌输的这些思想,对此深信不疑。爸爸的疯狂行为为家里带来了很多近乎灭顶的灾难,却因为家庭对外界的封闭,自己是孩子们打出生以来唯一的教育来源,而一直保持着家里统治者的地位。不仅如此,她还从小受到她哥哥的家庭暴力,为她带来了难以抹去的精神创伤,而父母选择对此视而不见,为哥哥极力包庇,却在Tara站出来反对哥哥的行为后将她推出了这个家庭,理由是她被愤怒的魔鬼蒙蔽了心想要造成家庭分裂。尽管如此,Tara逐渐对自己被灌输的这些思想产生了质疑,萌发出想要学习外面世界的想法。她一点一点地走出家里为她筑起的精神堡垒,自学通过考试上了大学,一路读到剑桥大学的博士。

上大学的时候,Tara对犹太人种族屠杀一无所知(因为爸爸没教过,爸爸只是根据自己疯狂极端地宗教信仰告诉她大屠杀是那些最有钱最有权力的犹太人编出来的用来骗美国人钱的),上课举手问老师Holocaust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引来整个礼堂鸦雀无声地惊愕。这个小事例足以看出Tara真的是在大学之前所受教育的匮乏。

书里还有很多很多分支的细节。比如她母亲由一个具有一些自己独立思想的人变成一个对她父亲的疯狂思想绝对服从的人。比如她的兄弟姐妹们成长轨迹的分裂。比如她在学校里遇到的良师益友们对她的启智。等等。

她的文笔也非常好。很多我不认识的词(虽然这不是文笔好的理由)。让我惊讶一个前15年文化水平几乎为零的人怎么可以变成文笔如此之好。

这本书里有非常多的点都能引发很多的深思。一个人智慧的启蒙是可以因为教育的缺失而被蒙蔽的吗?换个极端的比喻,如果把一个人当成动物养,人性的火苗会因此而熄灭吗?在Tara身上,智慧的火苗一直暗暗地燃在那里,尽管她从小接受的是极度愚昧蒙蔽的教育,但信息的传播在今天的世界是无法阻挡的,它们就像煽火的风一样助燃着Tara心里的小火苗,一直到使它熊熊燃烧起来,直到不惜与家人痛苦决裂,也要继续对真相的坚守(后来家人以决裂为代价要Tara撤回对她哥哥家暴的控诉,并承认自己是被魔鬼控制了精神才会有这样的控诉)。Tara有很多兄弟姐妹,其中有两个和她一样,选择永远地离开家庭的控制去追求正常人的生活,而另外的几个孩子则被扭曲的家庭彻底控制住了,对父母灌输的异端思想深信不疑,一辈子都生活在原始愚昧中。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兄弟姐妹之间如此悬殊的人生选择呢?他们从小生长在几乎完全一样的环境里,所以这难道是基因决定的吗。在Tara和她的哥哥姐姐身上,有一点比较不同的是Tara是年龄比较小的那一个。她成长的年代里信息传播的手段更加多样了,她可以上网,可以开车去镇上和其他的人交谈,所以有更多渠道可以接受信息。不过Tara有一个比她年龄更小的弟弟,却同样受到了Tara父母的完全控制,成为了一个被洗脑的傀儡。所以从这本书里面,我感觉基因在启智的过程里真的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信息提供给不同的人,获得的原始反馈是非常不一样的。

另一个点。对家庭暴力的反应。Tara的哥哥对她进行家庭暴力。这个事实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是逐渐意识到的。因为一开始这位哥哥的出现是一个温暖的大哥的形象。他在Tara对家庭教育产生怀疑,和父母关系僵化时以一个浪子回家的形象出现。他经常开长途运输卡车干活的时候会带着Tara,一路和她讲着笑话聊着天,带她见识家以外的世界的种种风土人情,教她防身术,和她一起去看电影,谈论她喜欢的男孩。当这样一位大哥在有一天突然之间在Tara毫无防备之时拽住她的头发往地上拖,把她的头按在马桶里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甚至怀疑是Tara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惹怒了她的哥哥而她没有在书里说出来。第二次第三次发生的时候,我仍然半信半疑地有这种想法。在这些暴力事件发生之间,哥哥还是带她去看电影,带她去她的唱歌排练,教她骑马,简直是她残酷童年的一束光。但当这种事情第四第五次毫无理由地发生,伴以难以入耳的语言暴力时,我渐渐意识到这就是再典型不过的家庭暴力。连我作为一个旁观者都这么后知后觉,Tara作为亲历者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和羞耻感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她受到的就是家庭暴力。而经历了更长时间以后,她才有勇气将这件事和家人和盘托出,正面和哥哥对质。在这个过程里,读者可能常常会感觉Tara的反应太慢了,她是不是太软弱了,她是不是太犹豫了。但性格刚烈如Tara可以因为对教育的追求而和家人决裂,却经历了如此漫长的过程才直面自己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身份,让我意识到也许这就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普遍心理反应。深陷这段关系里,作为受害者常常难以很快地清醒地认识到这段关系的不正常,常常会自我怀疑,常常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常常会因为藕断丝连的情义而难以彻底脱身,因此他们常常会在这个过程里反复地受到伤害。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受害者因为在经济上对施暴者的依赖而难以彻底摆脱这段关系。Tara经过了高等教育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有了自己的收入和支持她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因此她有了勇气和底气站出来对峙这一切。而她后来意识到其实她的其他兄弟姐妹常年来也受到了这位哥哥的暴力,只是因为他们对她父母经济的依赖及反复洗脑,而他们的父母又站在哥哥这一边,所以没有人像她一样站出来。甚至当Tara站出来以后,这些人反而选择了站在施暴者的哥哥这一边,要求Tara承认她是被魔鬼附了身。这当然是非常不幸的,但站在他们的角度,这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那么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将很难走出黑暗。

好了写了太多了,先这样吧。

 

读《白蕉讲授书法》之《书髓》

若不是教室布置的作业,我可能都无从知晓这样一篇文章。

首先我想说的是,跟现在那些文艺公众号的文章比起来,那时文人的文笔真是太好了,单位字数里的信息量高太多了,而且遣词造句真是太美了。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时的第一印象。我们现在生活里读到的文章(书不算)大多应该是从手机上来的,而手机上看文章大多数应该是公众号,偶尔有什么豆瓣知乎上的文章。有时会用电脑看网页上的一些文章,但往往都是带着目的地去找我需要的信息读,或者进度条一拉快速拖完整篇文章,很少有全篇读完的。一是现在大部分文章信息量太稀疏,废话太多;二是现在的阅读心态太浮躁没有耐心了。我小时候的阅读来源有很多,很多的报纸、杂志,上面的文艺版、评论版、读者投稿都是我最喜欢读的。很难想象短短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内我们的阅读习惯就受到了如此颠覆性的改变。我现在提笔写宝宝日记,没写几行手就酸了,这真是用进废退啊。想当年我们可是一整天从早到晚都用笔在写字。我发觉打字用的主要是指尖的力,而写字用到很多指根手掌和手腕(基本上是整只手)的力,还是很不一样的。

发散太多了。现在我要来耐下心来回味一下白蕉先生的这篇文章。在他看来炉火纯青的书法最高境界需具备心境、性情、神韵、气味这四项条件。

心境是需要闲静的。不能有“与世争衡、传之不朽”的存心。下笔之时没有杂念,手是手,心是心(“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把书写交由给手去完成。我觉得大师才可能会有“与世争衡”的心,而我这种入门者写字时满脑子想的全是“怎么把这一笔写直”,“这一笔落下去会不会把整个字搞砸”,“我写的这个字和字帖到底像不像”之类的。那怎么把这一条运用在我这种初学者身上呢?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有时候写字时顾虑太多,反而容易让笔画变得非常犹豫停滞。这个时候还不如静下心让手根据自己的肌肉理解和记忆去连贯地完成一笔。另外就是写字的时候不要满脑子想着看看微信、刷刷脸书、顺便开个综艺视频在旁边放之类的,让心静止在写字这一件事上。最后写字时不能总想着要晒朋友圈让每个人都点赞叫好,而是用写字来滋养和修行自己的心。

性情是要灵和的。“灵和”两个字比较抽象。白蕉说灵是指“空”。这也很抽象,而且听着跟上面这个闲静很像。但是他打了一个很妙的比方。说空就是像钟鼓,“因为它是空的,所以才能响;如果是实心的话,敲起来便不灵了”。平时我们说一个人很有“灵气”,这个灵气到底是什么意思,挺难具体解释的。但我觉得根据这个比方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人的心里有很多空间可以去容纳和吸收外界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做出迅速的反馈和反应。如果心里满满地装着很多预判,那就没有空间再去容纳新的信息和见解,也就无法让自己处在随时的调整和自我优化中,这会成为一种刚愎自用停滞不前的状态。另外,钟越大,不敲的时候越静止,而一旦敲响产生的共鸣也就更浑厚(“学问深,则意气平”)。这一条怎么运用在我自己写字上面呢?书法历史上有很多字帖和碑刻,很多不同风格和技法。可能我在开始学书法之前就心里会对某些书家的字有特别的偏好,而对另一些书家的字则欣赏无能。但有时候欣赏无能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是在无知的基础上的主观好恶。所以我应该随时保持一颗海纳百川的心,毫无偏见地去学习任何一幅摆在我面前的作品,让它们敲打我的心,让我心里的小钟随之发出悠扬的共振。当一幅作品的临写完结,开始学习一幅新的作品的时候,我就应该放下之前的那幅作品,放下它对我的影响,用一颗很虔诚的心投入新作品的学习。对于书法多听取各家之言固然重要,但自己静观体会更为重要。“凡学问深者,必善于倾听和分析各种不同见解;善于吸收各家精华,也必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以上说的是“灵”。“和”比较容易理解,“是顺、是谐、是不坚不柔”。 那就是一种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中间的平衡的状态。

神韵是指胸襟“恬澹、高阔”(澹这个字我都不认识,还得查谷歌才知道怎么念),“无所为”。白蕉很欣赏“独往独来”的人,他们不被得失毁誉功名所扰,“自舒机轴,从容不迫”。

气味是指人品、性格。书法风格反应为人风格。一个人的“忠、孝、节义、高洁、隐逸、清廉、耿介、仁慈、朴厚”,都将一一反应在书法中。“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读书人首务立品,写字要有人品,有了人品,书法的气味便好”。白蕉举了几个很好的例子:魏晋人士崇尚飘逸,当时的书法也是这个气味;颜真卿忠义,他的书法也是堂堂正正;李白好诗酒剑侠,他的书法也很豪意清奇。

以上这四点是白蕉所谓的书法最高境界的要求,我觉得不能直接套用在我这初学者的身上。初学书法,我应该关注的还是最基本的每一个点划线条的质量、起收笔、提按、字形结构,等等。但我还是应该把这四点记在心里。因为它们是书法之所以成为“法”的精髓,也是我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追求的,并且是在书法以外的人生很多方面需要以此为参照来修炼的。

 

思考题4

 

思考题:

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自在人生,以及你觉得应如何以行动慢慢来实现它呢?

回答:

首先是经济的自由。我可以获得我喜欢的东西(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而不需要受到金钱的限制。比如我很想上这个线上书法课就报了名,不会因为价钱太高而却步。我觉得继续努力工作并且坚持做好理财,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自己这方面的自由。

然后是身体的自由。我可以做想做的事而不需要受到身体病痛的限制。当然,随着人体的衰老,生病是无法避免的,但我可以做的是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好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可预防的,接下来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饮食健康(少吃螺蛳粉),保持运动(这两年我几乎没有运动),不要久坐(我最喜欢久坐了…),保持心情愉悦(我很容易生气,尤其有了宝宝以后所有的情绪在面对宝宝时都要收起来,导致宝宝不在的时候我就很容易爆发)。

最后是思想的自由。我可以做我喜欢和我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需要被普世价值或者旁人的评价所左右。我可以开放地接纳新的知识和思想而不被我自己以往的固有偏见所左右。我举得这是很难的。因为它不像以上两条,可以有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参照自己有没有达标。思想的自由,参照系是自己,而自己参照自己,等于是没有参照系。如果要说如何以行动来慢慢实现,我想应该就是要常常反思,常常停下来静观自己的心。常常利用写博客的机会,用书写这种慢速表达来故意放慢自己的思考频率,让自己得以在一字一句之间对很多念头一一反省。还有就是练习静坐。说来惭愧,虽然从第一课开始老师就教大家开始静坐,但我还没有开始。我总觉得每天都很累,哄完宝宝睡觉,自己写完当天的书法作业,剩下来的时间只想睡觉。但我觉得静坐也是一个极好的放空自己、让心毫无阻隔地直接面对周身世界的方法。今晚我就要开始尝试练习静坐。

 

思考题3

思考题

思考扎实的基础与灵活的变化,在书写中的重要性。

回答

灵活的变化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的。很多人会觉得毕加索和丰子恺的画就像小朋友画的,看不出好在哪里,但这是他们有意识选择的风格。他们各自的传统美术功底也是杠杠的。只有熟练掌握了各派经典大家的书法风格,在此基础上的变化才是有意义的,而不是由于无知而随机做出的不可控变化。书法作为艺术就像一种游戏,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扎实的书法基础就是游戏规则。就好像红酒的酸度甜度果香丹宁等等是它的游戏规则,你不能随便拿一杯深红色的饮料宣称它就是一杯上好的红酒只是没人懂得欣赏。变化的结果只是作品的一部分,变化的过程和变化背后的故事是欣赏作品时更好玩的部分,这是我们自己去博物馆看画很难看进去的一个原因。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艺术的结果,而这个艺术产生的过程我们很难知晓。这必定是一个有自知的过程。如果没有基础而产生的变化是没有自知的,那只是一种随意的不稳定性。

 

思考题1

好吧,我头脑一热双眼一闭又把自己之前浪费的书法课全部重新报了一遍名。为了对得起我的银子,我现在要好好上课。不仅完成书法作业,也完成每节课留下的思考作业。以此为契机定期对一些问题做反思。

 

思考题:

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衡的重要性,尤其是“发展”和“反省”之间的平衡,而失衡的代价是什么呢?

我的回答:

我的生活里有很多想要“发展”的念头。我想要学这个技艺,我想要读这本书,我想要看这部电影,我想要去看这个展览。我匆匆忙忙地把它们塞进我的日程,学了,读了,看了,去了,然后再去学新的,读新的,看新的。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可能感受到了在那个过程中虚假的满足感,却很少在心里留下痕迹。所以很多时候,当朋友谈到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会说“哎呀我也看了!很好看”。但具体好看在哪里,有哪些细节感动到我,我学到了些什么,我都说不上来,我只知道当时看得时候挺爽的。于是匆匆这些年,那么些好东西从我生命力如流水一样穿行而过,却没有沉淀下什么,想来真是一种浪费。我想借用上课的契机,从现在开始对那些让我感觉到爽的生命体验,事后再好好地回味一下,沉淀一下,争取让它们在我生命力留下一点更深更持久的印迹,我相信我会收益更多。

临床反思

1

一个老爷爷来看我的门诊做慢性病随访。

他的房子几个月前在一场大火中烧没了。他被困在火里十多分钟后被救了出来。

他失去了自己所有的东西。不得不搬去租一个小公寓住。

他是一个独居老人。

他的衣服穿的整整齐齐,只不过每件衣服都很脏,好像很久没洗了。他的手也脏脏的,很多垢。

他说他都挺好的,没什么不舒服,但其实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得都不太好。他吃药也不太遵医嘱。

于是我想方设法说服他要好好吃药,好好控制饮食。然后开了一堆常规的抽血。

他离开以后我在写病历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做错了。

一个在大火中失去了一切的老人,还会在乎什么呢。

我没有问他有没有足够的钱买食物、付水电费、添置生活必须的衣物用品。

我没有筛查抑郁症状,没有仔细询问他有多悲怆(grief),没有问他有没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没有问他的新生活适应得好不好,以后计划怎么办,没有问他难过的时候有没有人说话。

我没有问他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是不是忘了关火,也许是老年认知症的一个体现。

我只是对他说了“I am so sorry to hear that”,然后开始叨起了血压和血糖。

我真想抽自己嘴巴,难过得想哭。

他离开了诊室,也许回去独自面对黑暗里的废墟,或者可能继续挣扎在孤独、创伤和经济压力中。而我却没能争取为他照去一点点光。

2

一个老爷爷来看我。做常规体检。

他有糖尿病伴随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双脚到小腿都没有知觉。

他说他一切都挺好的,就是走路不平衡,总摔跤。

我说你应该去参加康复,多运动,增强你的肌肉协调能力。

他问我,为什么要运动。他说他活了这么多年,也没剩下几年了,他情愿整天坐在沙发上。

我苦口婆心劝了半天,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他对康复项目还是一副似是而非的表情。

老年人常规体检,我目前还不知道怎么处理才是最适合的。大部分的癌症筛查和慢性病控制,在8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失去了循证支持,没有了强烈建议的必要。他们大多数都有黄斑变性,干的,所以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大多数听力也都不太好,但很多人不愿戴助听器,有的是经济上支付不起,有的是觉得不适应,还有的是不承认自己听力不好。大多数会有老年认知障碍,阿尔兹海默,但这在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所以这些常规体检,我常常觉得一大堆问题问下来,没有什么我可以帮得上。

大多数的老年病人会按约定来,一堆常规流程走下来,走人。但也有的人会问,我今天为什么要来,你这个体检对我有什么好处。比如这位爷爷,当他这样问我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挫败感,但也有不甘心。他对我建议地康复锻炼没有任何兴趣,他反问我我还可以给他什么建议。我不甘心让他觉得两手空空地离开。

于是正准备起身离开的我又重新坐下来说,你不是不知道你还剩下几年吗,那我们来算一算吧。我搬出了Eprognosis,和他一起计算他的预计剩下的存活时间。他产生了兴趣,把凳子搬到电脑面前和我一起算。当得出五年生存率不足30%的时候,他显得有点失望。一年生存率大于70%,他又显得有点开心。后来他说,知道这个挺好的。谢谢我花时间和他一起算。

我觉得对有些老年病人,讨论预计存活时间(life expectancy)可能可以作为每年常规体检的项目。只是拿着这个预计的时间,我能用它来做些什么,我还不知道。当预计生存时间不多的时候,也许可以以此为契机督促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生前预嘱或预设临终医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或者living will)。而当预计生存时间还有很多年的时候,也许可以以此作为他们严格管理慢性病和执行饮食和体重管理的动力。

3

我很不喜欢看其他医生的病人。可是我现在还是新人,病人量不是很多,所以很多时间会帮其他医生看他们的病人。

我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熟悉他们的病史,知道他们有什么病,是怎么治的,看过哪些专科,试过哪些药,哪些试过效果不好。

我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他们的信任。尤其是像我这样长得年轻的亚洲女医生,经常被病人说看上去像个青少年。在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医生漫长建立的关系里,我以一个陌生人的姿态横插一脚,对他们的医疗状况指指点点,要让他们听我的,不容易。

我要容忍其他医生的一些治疗偏好,忍住想要颠覆很多之前的治疗方案全部重开处方的冲动。一些我不能容忍的治疗偏好包括: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用hydralazine、病毒感冒过渡使用抗生素、无限期没有严格适应症地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过早过频地转诊专科(比如才CKD3就转肾内科,一有尿失禁就转泌尿科)、没有针对性地开抽血和影像检查, 等等。我要忍住我的嫌恶帮他们调整hydralazine的剂量(老年人高血压实在不能用hydralazine)。我不能大笔一挥把那些之前的处方全部取消,让其他医生感到被侵犯;但又不能让病人接受不完美的治疗。而且即使我调整了,这些病人也只是看我一次,最后也还是会回到他们之前的医生那里去。

帮其他医生看病人的原则,可能就是微调,不要大动干戈。

 

 

 

赚钱的另两个好处

一个是我在很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可以直接去买。即使原价我也会买。即使没有达到免运费的标准我也会买。这省去了很多很多的时间。以前我看中一样东西,在买之前我会做很多事。首先我会把网上所有这件东西的销售网站全都看一遍,找一个最便宜的价格。然后我会google这个网站的历年历史最低价格,和一年中打折最猛的时间,看看还有多久会到。然后我会把cashback和信用卡赚点数的网站都浏览一遍,找一个cashback最多和信用卡回点数最多的渠道。然后我会google有没有哪里提供这个网站的promo code。等我把这些信息都搜集到之后我就开始漫长的等待(一般是等待这个网站的历史最低价格或者最猛折扣季的到来)。等到这一刻到来的时候,我还会纠结一会儿我到底需不需要买这样东西。等到最后准备下单的时候,有时会发现我要的颜色或者尺寸没货了……是的,我就是那么的抠门和精打细算,哈哈。不过现在很多时候我还是会这样做,不过现在这样做只是为了享受其中那种薅羊毛的乐趣。如果我真的很想要一件东西,我不再会为了那几块、几十块、甚至一两百块的优惠而浪费很多很多的时间和脑细胞。但是,现在也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真的真的很想要的了。

另一个是我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感性消费了。比如每次维基百科给我发邮件的时候我都会捐点钱。有一次我去一个跳蚤市场看到一个老爷爷在卖他老伴做的布包。我并不是很需要一个布包,但是我看那个老爷爷非常真诚努力地在介绍着那些包,忍不住掏钱买了一个以示支持。还有排队买咖啡的时候前面的客人信用卡刷不出来了,我就请了他一杯咖啡。还有Etsy上的一些小店铺以及农夫市场上的一些小生意的摊位,他们卖的东西可能要比大超市里贵上不少,但是为了支持小创业者我也会买一些。

置身事内

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听一听This American Life第686期,采访了置身香港事件之内的一些人,还挺客观的。

我一边哄宝宝睡觉一边戴着耳机把这一期听完了。

我老公一直批评我只关心自己的那些花花草草,对时事大事一点都不了解。我觉得这是我的性格使然,强求不得。我也逼迫自己去关心一些时事。比如我试着在早上听The Daily和 Up First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时事播客来源,也请推荐给我),坚持了差不多一年,但现在还是不自觉会先去点《故事fm》。手机上也订阅了很多新闻消息源,但从来没有去点开过。

但这一期激发了我对这个事件的兴趣,然后我发现在网络上很难找到对这件事中肯描述的信息来源。几乎所有的网络信息都带着激烈的立场。而大陆媒体则是一片寂静。

在节目里有一个香港年轻人抱怨说来香港的大陆人越来越多,大陆人很没素质,在公共场合很吵闹,还喜欢在路边蹲着,一点都不文明。主持人有点忍俊不禁地问:在路边蹲着有什么不对吗?年轻人说:就是看上去不好看,不文明。主持人接着问她:成为大陆人为什么不好呢?他们看上去都很开心,很幸福。年轻人说:大陆人的开心不是我要的开心。他们只满足于有够花的钱,有一个房子,孩子能去一个好学校。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人权,什么是言论自由,那才是我要的开心。

我身为一个正儿八经受大陆教育长大的人,并没有觉得我的智力和见识因为人权或言论自由的限制收到了很大影响。很多东西我后来都知道了,只是知道得可能晚一些。虽然我现在身在美国,但我感觉我在大陆的朋友们对很多事件的了解一样非常及时。信息这种东西,只要有一个小缺口,就会无法制止地传播开来,这是封不住的,尤其是中国这么一个大的国家。任何信息,只要有一个人知道,就很快会有很多人知道。确实很多的大陆人对今天的生活是非常满意的,对自己的国家也是非常自豪的,包括我在内。难道这样的满意和自豪是因为无知和被蒙蔽造成的吗?虽然我无法跳出我的成长背景给这个问题一个绝对客观的评价,但我无法同意这个说法。我知道我的爸爸妈妈,我的朋友们,他们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感受到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我们没有受到最最开放的言论自由,但有足够的钱花,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旅游,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住舒服的房子,孩子可以上一个好的学校,这难道不就是最最基本的幸福吗。

我尝试设想自己是一个香港的年轻人。出生在九七年前后,成长在一个自由开放民主的环境里。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还有几十年我生活的环境可能会发生巨变,很可能会往我不想要的那个方向发展。这时我该怎么办?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这真的会是一个让人如坐针毡的图景。我想任何一个有一些公民意识的年轻人都会为此感到困惑和手足无措。而对策,要不就是我改变这个环境,要不就是我离开这个环境。现在已知这个趋势是无论如何无法改变的,如果是我,可能会好好学习然后争取离开这个环境。而很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无谓地反抗。明知这反抗无法扭转任何未来,还只能使得自己现存的社会环境一团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香港的整体经济,这似乎是得不偿失的呀。国际上的各种媒体还在给他们叫好。置身世外的各国不明真相群众纷纷在为那些年轻人加油鼓劲,要他们坚持下去。但这种无法扭转现实的坚持唯一的后果就是使香港市民的处境更加糟糕。店铺关门,交通瘫痪,没有人愿意再去香港旅游,没有公司愿意再去香港投资,最后获利的是谁?这条思考的逻辑我觉得是挺对的,难道那些年轻人不懂吗?为什么他们愿意赌上自己的未来来做这样一件没有结果的事呢?只是为了一个所谓为自由而战的高风亮节吗?我觉得大陆人不是不懂,是早就懂了,所以不无谓地去争取什么,只去努力获得一些脚踏实地地小幸福。

有人可能会说古往今来这些东西就是靠流血亡命换来的。我想说即使在美国,也没有所谓的言论自由。如果你去站在曼哈顿50街高喊支持川普,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唾骂声淹没。

好了,这些都是我信口随便说的。对很多事实真相我也不了解。我希望香港能早日平复,这样我也可以放心去吃烧鸭了。

生活本身

最近看了很红的一本书,米歇尔奥巴马的《Becoming》。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她亲笔写的还是代写的,但是写得挺好。尤其是成为总统夫人之前的部分,讲她身为一个草根出身的女性一路成长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她的解决之道。即使她最后成为了总统夫人,她之前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是每一个女性或者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怎么平衡孩子和工作,怎么寻找人生导师,怎么在人生分岔路做选择,怎么从一开始追求名利和金钱到最后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尽管她已经站在了名利的巅峰)。成为总统夫人之后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对白宫内部私人生活的八卦心,以及她花了很多篇幅赞美她的丈夫。

很多很多的传记和故事归根结底讲了一个道理:做自己。诚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把自己展现给他人。米歇尔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出身平凡、好胜心很强并且极为勤奋自律的人,一直致力于考最好的成绩、进最好的学校、在最大牌的公司上班——她全都做到了,并且很开心。后来她遇到了奥巴马。奥巴马当时是世界上最好的法学院的最顶尖的学生,智商情商双高,人见人爱,毕业后可以去任何一家顶级的律所过上很优渥的生活,但是他却热衷于在社区中心和基层老百姓一起工作。其他毕了业开始拿上年薪十几万美元工作的律师在工作之余去红酒吧消遣的时候,奥巴马在家里啃读那些大部头的政治历史巨著。这一看就是一个被老天选中的人,心里有一个使命的那种人。米歇尔和奥巴马呆久了,对自己的金领生活产生了质疑,内心里对公民服务的热情渐渐燃烧了起来,于是毅然辞去了顶级律所的工作,去了市政府做了一名普通雇员。对这个转变我是十分钦佩的。因为要放弃自己多年打拼得来的美好物质生活而全清投入清贫却热爱的事业是十分困难的。正所谓由奢入俭难。尤其他们那时候的工资不高,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孩子,米歇尔每天没时间打理自己,胡乱在车里吃份外卖,下了班匆匆忙忙去接孩子上亲子班,这些在我看来都太有共鸣了。并且我觉得如果我是她,我可能就不太能够放弃那样的生活做出那样的转变。

后来米歇尔帮助奥巴马竞选总统。一开始她感觉世人眼里对第一夫人的印象都是那种甜美贤淑的形象,主要负责在丈夫身边带着孩子一起微笑。米歇尔在塑造那样形象的过程中觉得很痛苦,于是她决定做自己。做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女性,有自己的态度和行动,而不是站在丈夫背后的太太形象。后来他的奥巴马任期内独立开展了几项她感兴趣的项目,包括减少青少年肥胖,帮助军人家属更好地融入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项目。

很羡慕她能在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年纪就已经经历了这么多精彩的人生。更关键的是她是一个出生非常普通,就像你我一样的人。我相信对米歇尔来说,即使没有遇到奥巴马,她也一样能在她自己的领域做到非常出色非常有影响力。她有强大的执行力。

最近喜欢的另一类图书是绘本。我记得我高中那会儿在中国绘本开始流行起来,上海当时开了很多绘本馆。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叫蒲蒲兰。我当时对绘本很不以为然,觉得都有点太幼稚。但有了孩子之后我对绘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看绘本真是一种享受啊。好的绘本插花非常精美,堪称艺术,文字简单但却可以传达很深刻微妙的意思。有时候我去图书馆帮宝宝借书,自己也能坐在儿童区的地上看绘本看很久。美国的绘本里所覆盖的话题非常广泛。除了最常见的教导父爱母爱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拉便便的话题意外,还有讲女权、讲性别平等、讲黑奴历史、讲自爱自重,讲各种民族的文化,我甚至还看到过讲文革的绘本 (Red Kite, Blue Kite)!下次如果我有空余时间(不需要照看宝宝),我很想再去图书馆好好地看上一阵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