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睡眠问题是喂奶排下来的第二个大问题。
我一直以为我的宝宝是个睡渣。所谓睡渣,就是入睡困难户。长期以来,他的睡眠时间从来都不规律,有时候一整个白天都不怎么睡,睡个觉要哄半天,睡觉之前要扭扭捏捏哭哭唧唧老半天,而且哄了半天睡了一小会儿就又醒了。
睡渣不是一天养成的。刚出生的时候,每个新生儿都很能睡,能睡到我根本没法把他叫醒来喝奶。这是一种怎样深度的睡眠啊。他常常喝着喝着奶就睡着了,任凭我弹他的脚丫、朝他小脸吹气、捏鼻尖,全都不奏效,就像被麻醉了一样。渐渐的,他清醒的时间变长了,睡眠也没有那么深了。新生儿有一个先天的惊吓反射,只要身体受到一点上下晃动,双手就会像拥抱天空一下张开抽搐。睡着的时候也会这样,他的身体稍微一动就会引发惊吓反射,其幅度之大常常把他自己吓醒(这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帮助宝宝在野外保持警觉?很有意思的进化),然后大哭。长期以来父母们对此的应对措施就是把新生儿紧紧地包成一个蜡烛包,模拟子宫里的环境,也防止双臂张开产生惊吓反应。大多数宝宝都很喜欢被紧紧包着。我写了这么多是想说,我的这枚宝宝却恰恰是少数那些不喜欢被包着的小孩。他从出生至今一天都没被包过。他可能属于天生放纵不羁爱自由型的,一把他抱起来他的小手就努力从包被里挣脱出来,反反复复直到我们放弃给他打包。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他一觉要被自己吓醒很多次。
很奇怪的感觉,虽然他现在才六个月,但头两个月里的很多事情现在回忆起来就已经有些模糊了。真可怕,所以我要赶紧把我还能记得的记录下来。
头两个月他醒着的时间基本都是被抱在怀里的。俗话说新生儿再怎么宠都不为过,这么小的宝宝当然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虽然有人一直提醒我不能总是抱着宝宝,要不然长大一些整天得抱着,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时候是条分界线。出生后的两三个月他开始了莫名其妙的大哭。一天中任何时间都会发生。最长一哭可以哭一个小时。最可怕的是发生在半夜,整个城市都静悄悄的,宝宝长达一个小时的大哭划破天际。此时我翻阅了很多文献,发现这个阶段的宝宝确实容易大哭,原因不明,统一称之为“colic”,中文“肠绞痛”。肠绞痛和肠子没有半毛钱关系(虽然很多中文论坛里妈妈把肠绞痛和肚子胀气混淆在了一起)。肠绞痛的病因有很多理论,胀气只是其中之一。一个比较普遍认同但难以征明的理论是,宝宝此时的神经发育还未成熟,白天受到各种声光味的感官刺激,大脑处理不过来,需要发泄释放一下。所以这种肠绞痛哭泣多在黄昏,也就是白天即将结束的时候。肠绞痛没法治疗,有很多未经证实的民间方法,唯一的办法是等待,就像新生儿时期的大多棘手的问题一样,等过了六个月一切都会自然慢慢好起来。
但在当时,每一秒钟的哭声都像会持续永恒一样。我试了市面上的几乎所有方法,没用。那时候我妈妈还在,我记得她整夜整夜的抱着大哭的宝宝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而我在乳腺堵塞的无限胀痛中迷迷糊糊地半睡半醒,那时一段现在想起来很模糊很痛苦的时光。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宝宝不再每天大哭了。
三四个月,我注意到宝宝的睡觉开始变成个问题了。在睡觉这件事上,有多少理论武装似乎都会被现实打败。在之前我看了不少关于婴儿睡眠的书和网上的文章帖子。什么要把房间尽量弄黑啦,白噪音啦,睡眠安抚巾啦,睡前仪式啦,奶嘴啦,拍拍嘘嘘大法啦,睡吃玩的严格顺序啦,我全都遵循了,然而宝宝一路向睡渣的方向进化。不同月龄的婴儿建议睡眠时间我手机里记了一堆,但我的宝宝从来没有一天是按照时间表睡觉的,也从没有一天睡够理应睡够的时间。
在宝宝的安睡之路上,我妈妈显然是一只大拦路虎。首先她听不得宝宝哭,她在的时候我完全没法进行睡眠训练(必然涉及到让宝宝哭)。宝宝睡着的时候只要一哭她就会马上去看很快就抱起来安抚。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宝宝自己安抚自己的机会。宝宝什么时候该睡什么时候该抱,妈妈在的时候经常和我有分歧,而我妈妈又是一个主意特别大的人,我也就没法干涉。但同时妈妈在家又确实为我分担了很多很多事,导致我很多时候也乐得把照顾宝宝的重担随手甩给了她。
妈妈回国之后宝宝的吃喝拉撒全由我亲历亲为,包括每晚的起夜和每一觉的哄睡。这时我才意识到如果每一觉都这样半小时一小时地哄,每次睡着哭醒都要去看去抱去哄,我几乎没法做其他任何事。我自己也因为极度缺觉而情绪很低落。那时我还和宝宝睡一个房间。每天晚上他稍微一翻身或者发出声响我就跟着醒来。我意识到做了妈妈以后对宝宝的动静都异常敏感。有时候我在客厅宝宝在里屋,就算宝宝发出很小的声音,我老公完全听不到,我也可以像海豚一样仅凭一个微弱的声音频率就意识到宝宝在叫了。我直到这样下去是不可持续的,我的身体会因为缺觉而被拖垮,我白天也会因为精力不足而没法高质量地陪伴宝宝。于是睡眠训练这四个字又一次蹦入了我的脑海。
读过千百篇文章,睡眠训练总结下来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让宝宝哭,哭到睡着。
呜呼呼,写得太长了,该去睡觉了,下次再写睡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