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好看!
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地热销书了吧。前两年走进每家书店,都有一本封面有一只铅笔的书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就是这本书是也。
不过和很多热销书比起来,它真的很有料。
这是一本自传。作者Tara成长在在一个非常封闭摩门教家庭。他的父亲极端仇视政府,病态且偏执地认为政府是撒旦派来用一切手段来迫害他们的。他不相信医学、不相信学校、不相信任何社会组织,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山区里,自给自足。他甚至认为世界末日很快会来临,于是疯狂地组织全家没日没夜地囤积粮食为末日做准备(后来Tara读书后根据爸爸的种种表现认为他符合双相精神障碍的诊断)。Tara从小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出生证、没有身份证,没有任何一纸可以证明自己存在在这个社会上的凭据。她唯一读过的书是摩门教的教义。她从小接受爸爸对他灌输的这些思想,对此深信不疑。爸爸的疯狂行为为家里带来了很多近乎灭顶的灾难,却因为家庭对外界的封闭,自己是孩子们打出生以来唯一的教育来源,而一直保持着家里统治者的地位。不仅如此,她还从小受到她哥哥的家庭暴力,为她带来了难以抹去的精神创伤,而父母选择对此视而不见,为哥哥极力包庇,却在Tara站出来反对哥哥的行为后将她推出了这个家庭,理由是她被愤怒的魔鬼蒙蔽了心想要造成家庭分裂。尽管如此,Tara逐渐对自己被灌输的这些思想产生了质疑,萌发出想要学习外面世界的想法。她一点一点地走出家里为她筑起的精神堡垒,自学通过考试上了大学,一路读到剑桥大学的博士。
上大学的时候,Tara对犹太人种族屠杀一无所知(因为爸爸没教过,爸爸只是根据自己疯狂极端地宗教信仰告诉她大屠杀是那些最有钱最有权力的犹太人编出来的用来骗美国人钱的),上课举手问老师Holocaust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引来整个礼堂鸦雀无声地惊愕。这个小事例足以看出Tara真的是在大学之前所受教育的匮乏。
书里还有很多很多分支的细节。比如她母亲由一个具有一些自己独立思想的人变成一个对她父亲的疯狂思想绝对服从的人。比如她的兄弟姐妹们成长轨迹的分裂。比如她在学校里遇到的良师益友们对她的启智。等等。
她的文笔也非常好。很多我不认识的词(虽然这不是文笔好的理由)。让我惊讶一个前15年文化水平几乎为零的人怎么可以变成文笔如此之好。
这本书里有非常多的点都能引发很多的深思。一个人智慧的启蒙是可以因为教育的缺失而被蒙蔽的吗?换个极端的比喻,如果把一个人当成动物养,人性的火苗会因此而熄灭吗?在Tara身上,智慧的火苗一直暗暗地燃在那里,尽管她从小接受的是极度愚昧蒙蔽的教育,但信息的传播在今天的世界是无法阻挡的,它们就像煽火的风一样助燃着Tara心里的小火苗,一直到使它熊熊燃烧起来,直到不惜与家人痛苦决裂,也要继续对真相的坚守(后来家人以决裂为代价要Tara撤回对她哥哥家暴的控诉,并承认自己是被魔鬼控制了精神才会有这样的控诉)。Tara有很多兄弟姐妹,其中有两个和她一样,选择永远地离开家庭的控制去追求正常人的生活,而另外的几个孩子则被扭曲的家庭彻底控制住了,对父母灌输的异端思想深信不疑,一辈子都生活在原始愚昧中。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兄弟姐妹之间如此悬殊的人生选择呢?他们从小生长在几乎完全一样的环境里,所以这难道是基因决定的吗。在Tara和她的哥哥姐姐身上,有一点比较不同的是Tara是年龄比较小的那一个。她成长的年代里信息传播的手段更加多样了,她可以上网,可以开车去镇上和其他的人交谈,所以有更多渠道可以接受信息。不过Tara有一个比她年龄更小的弟弟,却同样受到了Tara父母的完全控制,成为了一个被洗脑的傀儡。所以从这本书里面,我感觉基因在启智的过程里真的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信息提供给不同的人,获得的原始反馈是非常不一样的。
另一个点。对家庭暴力的反应。Tara的哥哥对她进行家庭暴力。这个事实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是逐渐意识到的。因为一开始这位哥哥的出现是一个温暖的大哥的形象。他在Tara对家庭教育产生怀疑,和父母关系僵化时以一个浪子回家的形象出现。他经常开长途运输卡车干活的时候会带着Tara,一路和她讲着笑话聊着天,带她见识家以外的世界的种种风土人情,教她防身术,和她一起去看电影,谈论她喜欢的男孩。当这样一位大哥在有一天突然之间在Tara毫无防备之时拽住她的头发往地上拖,把她的头按在马桶里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甚至怀疑是Tara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惹怒了她的哥哥而她没有在书里说出来。第二次第三次发生的时候,我仍然半信半疑地有这种想法。在这些暴力事件发生之间,哥哥还是带她去看电影,带她去她的唱歌排练,教她骑马,简直是她残酷童年的一束光。但当这种事情第四第五次毫无理由地发生,伴以难以入耳的语言暴力时,我渐渐意识到这就是再典型不过的家庭暴力。连我作为一个旁观者都这么后知后觉,Tara作为亲历者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和羞耻感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她受到的就是家庭暴力。而经历了更长时间以后,她才有勇气将这件事和家人和盘托出,正面和哥哥对质。在这个过程里,读者可能常常会感觉Tara的反应太慢了,她是不是太软弱了,她是不是太犹豫了。但性格刚烈如Tara可以因为对教育的追求而和家人决裂,却经历了如此漫长的过程才直面自己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身份,让我意识到也许这就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普遍心理反应。深陷这段关系里,作为受害者常常难以很快地清醒地认识到这段关系的不正常,常常会自我怀疑,常常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常常会因为藕断丝连的情义而难以彻底脱身,因此他们常常会在这个过程里反复地受到伤害。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受害者因为在经济上对施暴者的依赖而难以彻底摆脱这段关系。Tara经过了高等教育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有了自己的收入和支持她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因此她有了勇气和底气站出来对峙这一切。而她后来意识到其实她的其他兄弟姐妹常年来也受到了这位哥哥的暴力,只是因为他们对她父母经济的依赖及反复洗脑,而他们的父母又站在哥哥这一边,所以没有人像她一样站出来。甚至当Tara站出来以后,这些人反而选择了站在施暴者的哥哥这一边,要求Tara承认她是被魔鬼附了身。这当然是非常不幸的,但站在他们的角度,这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那么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将很难走出黑暗。
好了写了太多了,先这样吧。
无意乱入你的博客,非常喜欢。欣赏你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能介绍下怎么找到这些好书阅读吗?谢谢!
谢谢啊!我平时听播客或者是在网上看文章看朋友圈看到别人推荐的书我如果感兴趣一般会随手豆瓣上收藏一下。在豆瓣上点了收藏以后,页面会跳出来一些相关的评分比较高的书,我也会顺便看一眼,如果感兴趣也一并收藏下来。如果是我喜欢的播客或者作者或者朋友推荐的书,我一般比较信得过。以前觉得一辈子可以读无数本书,现在觉得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那些值得花时间的书上。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