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教室布置的作业,我可能都无从知晓这样一篇文章。
首先我想说的是,跟现在那些文艺公众号的文章比起来,那时文人的文笔真是太好了,单位字数里的信息量高太多了,而且遣词造句真是太美了。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时的第一印象。我们现在生活里读到的文章(书不算)大多应该是从手机上来的,而手机上看文章大多数应该是公众号,偶尔有什么豆瓣知乎上的文章。有时会用电脑看网页上的一些文章,但往往都是带着目的地去找我需要的信息读,或者进度条一拉快速拖完整篇文章,很少有全篇读完的。一是现在大部分文章信息量太稀疏,废话太多;二是现在的阅读心态太浮躁没有耐心了。我小时候的阅读来源有很多,很多的报纸、杂志,上面的文艺版、评论版、读者投稿都是我最喜欢读的。很难想象短短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内我们的阅读习惯就受到了如此颠覆性的改变。我现在提笔写宝宝日记,没写几行手就酸了,这真是用进废退啊。想当年我们可是一整天从早到晚都用笔在写字。我发觉打字用的主要是指尖的力,而写字用到很多指根手掌和手腕(基本上是整只手)的力,还是很不一样的。
发散太多了。现在我要来耐下心来回味一下白蕉先生的这篇文章。在他看来炉火纯青的书法最高境界需具备心境、性情、神韵、气味这四项条件。
心境是需要闲静的。不能有“与世争衡、传之不朽”的存心。下笔之时没有杂念,手是手,心是心(“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把书写交由给手去完成。我觉得大师才可能会有“与世争衡”的心,而我这种入门者写字时满脑子想的全是“怎么把这一笔写直”,“这一笔落下去会不会把整个字搞砸”,“我写的这个字和字帖到底像不像”之类的。那怎么把这一条运用在我这种初学者身上呢?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有时候写字时顾虑太多,反而容易让笔画变得非常犹豫停滞。这个时候还不如静下心让手根据自己的肌肉理解和记忆去连贯地完成一笔。另外就是写字的时候不要满脑子想着看看微信、刷刷脸书、顺便开个综艺视频在旁边放之类的,让心静止在写字这一件事上。最后写字时不能总想着要晒朋友圈让每个人都点赞叫好,而是用写字来滋养和修行自己的心。
性情是要灵和的。“灵和”两个字比较抽象。白蕉说灵是指“空”。这也很抽象,而且听着跟上面这个闲静很像。但是他打了一个很妙的比方。说空就是像钟鼓,“因为它是空的,所以才能响;如果是实心的话,敲起来便不灵了”。平时我们说一个人很有“灵气”,这个灵气到底是什么意思,挺难具体解释的。但我觉得根据这个比方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人的心里有很多空间可以去容纳和吸收外界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做出迅速的反馈和反应。如果心里满满地装着很多预判,那就没有空间再去容纳新的信息和见解,也就无法让自己处在随时的调整和自我优化中,这会成为一种刚愎自用停滞不前的状态。另外,钟越大,不敲的时候越静止,而一旦敲响产生的共鸣也就更浑厚(“学问深,则意气平”)。这一条怎么运用在我自己写字上面呢?书法历史上有很多字帖和碑刻,很多不同风格和技法。可能我在开始学书法之前就心里会对某些书家的字有特别的偏好,而对另一些书家的字则欣赏无能。但有时候欣赏无能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是在无知的基础上的主观好恶。所以我应该随时保持一颗海纳百川的心,毫无偏见地去学习任何一幅摆在我面前的作品,让它们敲打我的心,让我心里的小钟随之发出悠扬的共振。当一幅作品的临写完结,开始学习一幅新的作品的时候,我就应该放下之前的那幅作品,放下它对我的影响,用一颗很虔诚的心投入新作品的学习。对于书法多听取各家之言固然重要,但自己静观体会更为重要。“凡学问深者,必善于倾听和分析各种不同见解;善于吸收各家精华,也必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以上说的是“灵”。“和”比较容易理解,“是顺、是谐、是不坚不柔”。 那就是一种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中间的平衡的状态。
神韵是指胸襟“恬澹、高阔”(澹这个字我都不认识,还得查谷歌才知道怎么念),“无所为”。白蕉很欣赏“独往独来”的人,他们不被得失毁誉功名所扰,“自舒机轴,从容不迫”。
气味是指人品、性格。书法风格反应为人风格。一个人的“忠、孝、节义、高洁、隐逸、清廉、耿介、仁慈、朴厚”,都将一一反应在书法中。“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读书人首务立品,写字要有人品,有了人品,书法的气味便好”。白蕉举了几个很好的例子:魏晋人士崇尚飘逸,当时的书法也是这个气味;颜真卿忠义,他的书法也是堂堂正正;李白好诗酒剑侠,他的书法也很豪意清奇。
以上这四点是白蕉所谓的书法最高境界的要求,我觉得不能直接套用在我这初学者的身上。初学书法,我应该关注的还是最基本的每一个点划线条的质量、起收笔、提按、字形结构,等等。但我还是应该把这四点记在心里。因为它们是书法之所以成为“法”的精髓,也是我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追求的,并且是在书法以外的人生很多方面需要以此为参照来修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