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好好介绍一下我最近混得怎么样,但是,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当你切身处在某一个环境里的时候,之前的盼望和期待都变成了触手可知的现实。尤其是像我这种心总是像死水一样很难激荡起来的人。前天我在厕所里碰到一个中年妇女,我问她,你是这幢楼的管理员吗?她说,不,我是这儿的学生,我顿时很尴尬。昨天,我在厕所里碰到一个白发老太,我问她,你是这幢楼的管理员吗?她说,不,我是这儿的学生。我顿时明白了,在这种地方,什么都是可能的。
有无数的活动和无数的地方要去,可是另一方面,我的课程又逼迫我每天不停地看书。本以为生物课是全班一半以上都是亚裔的那种,没想到几乎全都是金发帅哥和大胸美女,大部分还都是耶鲁学生,大部分中的大部分还都是极其疯狂的pre-med学生。我也知道,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我不想在这里和中国人整天混在一起,我想多和美国人混,但问题来了。
那就是,如果我要和美国人混的很好,我必须学会做一个美国人。我无法再在一个角落做含蓄神秘姿态,直到引起了一个美国帅哥的注意,然后他默默关注你一个月,然后我们眉来眼去,然后开始交谈。这套在中国的把戏在这里根本用不上~我必须装做很健谈、很幽默、很主动,很……然后我就很累,因为我在讲话的这一秒大脑正在高速运转下一个话题该讲什么。我甚至开始思考怎么和陌生人搭讪,关于此事我曾向于小弟请教(你很擅于这事,不要谦虚嘛~),然后我试了,但还是迅速枯竭话题。然后我必须不时挤出一些夸张的表情,以及每天表现出精力充沛的样子。结果是:当我的大脑停止运转,就出现,这个话题结束之后,迅速进入冷场,然后双方默默地吃东西,
但事实是我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我不爱社交,不擅搭讪,也不够主动。我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型,我就是【不care身边朋友的数目到底有多少】型(只要有这么几个是知根底能默默静静交流的就行),或是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伙伴在一起高谈阔论吗?
直到两三年以前,我都一直认为自己还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丢到任何环境中,都是可以迅速适应的。在现在这个烂环境里,我也能拘泥的活,到了一个好环境,也照样能逍遥地活。但渐渐发现事情不是这样发展了,我就渐渐真的拘泥并习惯于一个烂环境了,然后就变成了【某种类型】的人,而没有【任何可能】了。人总是渐渐从【任何可能】变成【某种类型】的人吧,比如他们会被自己的环境、职业、社交等等畸化,也渐渐有了偏见,也渐渐有了认识的局限,就不是一个【完全】的人了。但我还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个【完全】的人呢!
—————–我去gym+晚饭了,4小时后——————–
我们去Yale【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馆】锻炼了。
事实是,我们想打壁球,可是借器材的人一直没有出现;我们想游泳,但是我忘了带泳帽;我们想打羽毛球,可是没有球拍;最后我们只好参观一圈加一起打了一会儿篮球,当然,打篮球,我指的是,轮流投篮而已。比较有趣的是,我看到了一个室内皮划艇训练场地,并且有一个肌肉金发男在皮划艇里干划,我们欣赏了好一会儿。
然后晚饭,晚饭又让我转变了四小时以前的想法。因为我碰到了可爱的韩国人佐赛亚,他本科学习商业,现在耶鲁学drama,他住过许多美国的城市,他说他四处为家,他主动坐到我们旁边,非常热情幽默,对每个人的经历都非常感兴趣。而坐在我旁边的亚裔女孩,生在哥伦比亚,在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中国都生活过,他们都太有意思了!!!让我觉得,我这一个星期简直像是白过了。怎么办怎么办,白过了一个星期。我决定再尝试做一个星期的美国人!
“我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型”,这自我评价太有感觉了~在那里一切顺利
coco:美国的魅力就在于此,每天都可以发现新大陆
我這種“巷子太深酒不香”型以后去了該怎么辦。。。